|
华能国际
|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
2025-08-03
|
7.54
|
10.00
|
37.17%
|
7.39
|
-1.99% |
-- |
7.39
|
-1.99% |
-- |
详细
核心观点公司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120.32亿元,同比下降5.70%,主要系电量和电价同比下降;实现归母净利润92.62亿元,同比增长24.26%,主要系煤价下行带动火电利润大幅增长叠加新能源利润稳步提升所致。2025H1,公司燃煤、燃机、风电、光伏、水电分别实现利润总额73.1亿元、7.5亿元、39.1亿元、18.2亿元、0.2亿元,同比变化+84%、+32%、-3%、+46%、-63%,火电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系燃料成本下降,绿电业绩稳步提升主要系装机规模增长带动。2025H1,公司完成上网电量205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37%,其中煤机、燃机、风电、光伏分别完成上网电量1584亿千瓦时、133亿千瓦时、210亿千瓦时、122亿千瓦时,发电增速分别为-7%、+7%、+11%、+49%。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49亿元、164.95亿元、176.2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120.32亿元,同比下降5.70%;归母净利润92.62亿元,同比增加24.26%;扣非归母净利润88.06亿元,同比增加22.64%;基本每股收益0.50元,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加31.58%。2025Q2营业收入516.97亿元,同比下降3.26%,环比下降14.32%;归母净利润42.89亿元,同比增加50.09%,环比下降13.75%;扣非归母净利润40.07亿元,同比增加43.00%,环比下降16.49%。 简评火电持续修复盈利,期间费用保持平稳公司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120.32亿元,同比下降5.70%,主要系电量和电价同比下降;实现归母净利润92.62亿元,同比增长24.26%,主要系煤价下行带动火电利润大幅增长叠加新能源利润稳步提升所致。2025H1,公司燃煤、燃机、风电、光伏、水电分别实现利润总额73.1亿元、7.5亿元、39.1亿元、18.2亿元、0.2亿元,同比变化+84%、+32%、-3%、+46%、-63%,火电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系燃料成本下降,绿电业绩稳步提升主要系装机规模增长带动。单25Q2来看,燃煤、燃机、风电、光伏、水电分别实现利润总额33.3亿元、0元、16.6亿元、12.6亿元、0.4亿元,同比变化+188%、-100%、+3%、+44%、-19%。 公司25Q2煤电度电利润为0.044元/千瓦时,同比提升198%,环比下降8%。期间费用方面,2025H1销售费用率0.11%,同比增加0.01pct;研发费用率0.52%,同比增加0.01pct;管理费用率2.76%,同比增加0.22pct;财务费用率3.02%,同比下降0.33pct;合计期间费用率为6.41%,同比下降0.09pct。现金流方面,2025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07.48亿元,同比增加30.27%。 上网电量同比下降,上网电价延续跌势2025H1,公司完成上网电量205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37%,其中煤机、燃机、风电、光伏分别完成上网电量1584亿千瓦时、133亿千瓦时、210亿千瓦时、122亿千瓦时,发电增速分别为-7%、+7%、+11%、+49%;单25Q2来看,公司完成上网电量99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其中煤机、燃机、风电、光伏分别完成上网电量754亿千瓦时、57亿千瓦时、101亿千瓦时、74亿千瓦时,发电增速分别为-3%、+9%、+14%、+48%。电价方面,2025H1公司综合结算电价为488.19元/兆瓦时,同比下滑1.96%,主要系煤电上网电价下滑以及新并网风光项目电价偏低;25Q2单季度综合结算电价为482.13元/兆瓦时,同比下滑3.49%,环比下滑1.24%。 火电龙头弹性突出,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持续受益于动力煤价格下跌,煤电业务年内弹性突出,长期来看火电价值趋向多元化,盈利稳定性有望逐步提升。公司风光发电装机规模持续增长,为公司带来确定性业绩增长点。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490.13亿元、2557.54亿元、2623.07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49亿元、164.95亿元、176.27亿元,对应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21.87亿元、132.79亿元、142.5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
|
|
福能股份
|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
2025-08-03
|
9.53
|
12.67
|
34.07%
|
9.52
|
-0.10% |
-- |
9.52
|
-0.10% |
-- |
详细
事件:2025-08-03,公司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公司2025H1营业总收入为63.69亿元(同比-4.44%),利润总额为20.06亿元(同比+20.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7亿元(同比+12.48%)。 风况向好+气电结算量增加,盈利总体稳中有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发电量107.72亿千瓦时,供热量464.43万吨;实现营业收入63.69亿元(同比-4.44%);实现利润总额20.06亿元(同比+20.8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37亿元(同比+12.48%);基本每股收益0.48元(同比+4.35%)。公司整体经营态势良好,盈利总体稳中有升。主要增利因素:一是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风况好于去年同期,风力发电机组发电量同比增加,利润同比增加;二是晋江气电替代电量结算同比增加,利润同比增加。 清洁发电与热电联产双轨并行,总装机规模超600万千瓦:公司以清洁能源发电和高效节能热电联产为主,可再生能源风电业务装机规模位居福建省前列。截至2024年末,公司控股运营总装机规模609.60万千瓦,其中:风力发电180.9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156.00万千瓦、热电联产134.11万千瓦、燃煤纯凝发电132.00万千瓦、光伏发电6.59万千瓦。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年-2027年的收入为148.27/159.12/169.02亿元,增速分别为1.8%、7.3%、6.2%,实现归母净利润29.36/30.64/34.05亿元,增速分别为5.1%、4.4%、11.1%,对应当前PE分别为9.0/8.6/7.7倍(估值日期为2025/7/29)。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给予2025年12xPE,6个月目标价为12.67元。 风险提示:投产不及预期,煤价波动,电价波动,电量消纳不足。
|
|
|
惠城环保
|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
2025-08-03
|
179.51
|
--
|
--
|
171.60
|
-4.41% |
-- |
171.60
|
-4.41% |
-- |
详细
2025H1营收小幅下滑,净利润受成本影响同比降幅较大。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收5.6亿元(yoy-5.1%);归母净利润实现502.0万元(yoy-85.6%)。单季度来看,25Q2实现营收2.8亿元(yoy-5.9%),实现归母净利1332.4万元(yoy-7.4%)。营收减少主要系1)公司2月底才实现蒸汽并网销售,导致蒸汽收入减少;2)催化剂业务竞争激烈,催化剂销量下降,收入减少。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系:新项目不断开拓,项目储备人员成本、折旧费用增加导致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均有所增加,公司整体费用上升。 资源化综合利用收入有所下降,危废业务处置业务收入提高。资源化综合利用业务实现营收1.7亿元(yoy-25.2%),占比30.1%;其中营业成本1.3亿元(yoy-29.3%)。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服务实现营收3.5亿元(yoy+5.8%),占比62.9%;其中营业成本2.6亿元(yoy+5.2%)。2025H1危废业务子公司东粤环保实现营收3.7亿元(yoy+2.7%),实现净利0.51亿元(yoy-33.8%)。 毛利率有所提升,费用率受新业务开拓影响整体上升。毛利率看,综合毛利率上升1.5pct至25.5%,其中,资源化综合利用产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服务毛利率分别实现24.4%/27.1%,yoy+4.4pct/0.4pct。2025H1公司费用率整体上升,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率分别为2.9%/11.1%/6.0%/2.3%,yoy+0.4pct/+2.9pct/+1.2Pct/+0.3pct,销售费率上升主要系销售人员增多和业务招待费增加;管理费率上升主要系职工薪酬等费用增加;财务费率增加主要系银行贷款增加使利息费用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亿元(yoy-413.5%),主要系购买原料以及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增加。 废塑料项目试生产成功,业务高成长性值得期待。东粤化学承建的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已试生产成功,装置运行平稳。标志着全球首创的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CPDCC)技术成功通过工业化验证,产品收率达92%以上,项目可复制推广性强,有望助力公司开启高增长赛道。 投资建议:随着公司废塑料业务业绩兑现,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收17.7/27.5/42.0亿元,归母净利润1.7/5.0/8.8亿元,对应PE为215.0/73.9/42.0x。公司深耕危废循环技术,废塑料业务空间广阔,利润空间成长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下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投产进度低于预期风险、应收账款风险。
|
|
|
华能国际
|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
2025-08-03
|
7.54
|
--
|
--
|
7.39
|
-1.99% |
-- |
7.39
|
-1.99%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报告,1H2025公司实现营收1120.32亿元,同比减少5.7%;归母净利润92.62亿元,同比增加24.26%。分季度看,2Q2025单季度营收516.97亿元,同比下降3.26%;归母净利润42.89亿元,同比增长50.09%。 1H25营收下滑利润反增,盈利能力同比向好:1H2025,公司境内合并口径上网电量同比下降2.37%;平均上网结算电价同比下降1分34,对应降幅2.69%。1H2025公司电量、电价均有下降,公司营收同比下降5.7%。 受益于燃料成本的下降,1H2025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26%,煤价下探盈利向好。1H2025,公司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同比增加4.03pct和3.28pct,达到19.6%和10.99%,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提升。2Q2025,公司同样是营收下滑利润反增。此外,上半年,公司计提了2.56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和0.04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影响合并层利润总额2.60亿元。 煤价下跌缓释电价下降冲击,1H25煤电度电盈利0.046元(同比+0.023元):1H2025,公司煤机上网电量1583.6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06%);利润总额为73.10亿元(同比增加84%),对应度电盈利0.046元(同比增加0.023元)。考虑20天库存可用天数下,1H2025秦皇岛港5500大卡煤价均价696.11元/吨,同比下降187.86元。基于300g/kwh的供电煤耗和50%长协占比的假设下,度电成本预计下降0.0317元。1H2025,公司的单位燃料成本降幅缓释电价下降冲击(电价同比下降0.0134元),煤电度电盈利强势上涨。2Q2025,公司煤电度电盈利0.044元(同比增加0.029元),盈利同比向好。 1H25新增投产新能源6.3GW,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1H2025,公司新增风电装机1928.45兆瓦,新增光伏装机4334.46兆瓦,合计风光新增投产装机6262.91兆瓦,公司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1H2025,风电和光伏上网电量分别为210.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和12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3%),利润总额分别为39.10亿元(同比下降3%)和18.23亿元(同比增长46%),对应度电盈利0.186元(同比下降0.028元)和0.149元(同比下降0.003元)。2Q2025,公司风电和光伏利润总额分别为16.58亿元(同比增长3%)和12.59亿元(同比增长44%),度电盈利分别为0.164元(同比下降0.019元)、0.171元(同比下降0.005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根据当下市场煤价数据调整公司入炉煤价预期,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01、130.52和135.59亿元(2025-2027年前值为101.64、105.56和108.77亿元),对应PE分别为9.1/8.5/8.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上升风险;新能源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政策不及预期风险;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
|
|
华能国际
|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
2025-08-03
|
7.54
|
--
|
--
|
7.39
|
-1.99% |
-- |
7.39
|
-1.99% |
-- |
详细
2025-08-03晚间公司披露25年中报,1H25实现营收1120.3亿元,同比-5.7%;归母净利润92.6亿元,同比+24.3%。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其中,单Q2实现营收516.97亿元,同比-3.3%;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同比+50.1%。 燃料成本下行,对冲电价/利用小时数下滑。公司1H25煤机板块实现利润总额73.1亿元,同比+84%,加回上安电厂与曲阜热电2Q25合计计提的2.54亿资产减值后,对应度电利润总额0.048元/KWh,盈利水平同比翻倍。根据公司公告,1H25煤机利用小时数为1839小时,同比下降141小时,但境内除税发电耗用标煤单价917.05元/吨,同比-9.2%,成本端下降的影响更为显著。 抓住新能源开发窗口期。1H25公司新增风电/光伏装机分别为1.9/4.3GW,去年同期为1.0/2.0GW,新增装机规模翻倍。25年为“十四五”规划收官年、同时面临着新能源入市新政出台,2Q25以前并网机组仍有相对确定的收益预期。从度电利润总额来看:公司1H25风电/光伏分别为0.19/0.15元/KWh,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装机驱动下1H25光伏板块利润总额达18.2亿元,同比+46%。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25.3/132.8/140.9亿元,EPS分别为0.80/0.85/0.90元,对应PE分别为9倍、8倍和8倍,维持“买入”评级。 各类电源装机及电量不及规划预期、煤价下跌不及预期、电价下跌超预期风险等。
|
|
|
华能国际
|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
2025-08-03
|
7.54
|
--
|
--
|
7.39
|
-1.99% |
-- |
7.39
|
-1.99% |
--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5年半年报: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20.32亿元,同比减少 5.7%; 实现归母净利润 92.62亿元,同比增长 24.26%。 事件评论 火电量价延续承压, 成本优化护航业绩。二季度,受整体电力供需形势宽松、全国新能源装机保持较快增长等因素影响,公司煤机上网电量 754.26亿千瓦时,同比降低 3.46%,煤电电量降幅较一季度有所收窄;燃气机组上网电量 56.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9.16%。 电价方面, 2025年上半年公司电厂平均上网电价为 485.27元/兆瓦时,同比降低 0.013元/千瓦时,根据上网电量及一季度进行测算,二季度公司上网电价为 0.482元/千瓦时,同比降低 0.017元/千瓦时。在电量、电价均同比下降的影响下,二季度火电营收延续承压。成本方面, 2025年以来,煤炭供需形势较为宽松,上半年公司境内除税发电耗用标煤单价人民币 917.05元/吨,同比下降 9.23%,降幅较一季度进一步扩大。 得益于此, 公司二季度煤机实现利润总额 33.28亿元, 同比增长 188.14%, 煤机度电利润达到 0.044元/千瓦时, 同比增长 0.029元/千瓦时, 增幅较一季度扩大 0.012元/千瓦时, 煤机盈利改善幅度进一步扩大;燃机二季度实现盈亏平衡,盈利同比减少 0.34亿元,维持小幅波动。 规模扩张主导绿电经营, 二季度业绩释放充分弹性。 2025年二季度,公司新增风电装机102.48万千瓦,新增光伏装机 280.28万千瓦,截至 2025年 6月末公司风电和光伏装机将分别达到 2004万千瓦、 2405万千瓦,同比增长 21.31%、 59.38%。在装机持续扩张的拉动下,公司二季度风电完成上网电量 101.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4.32%,增速环比回升 5.51个百分点, 得益于此二季度风电利润总额达到 16.58亿元, 同比增长 2.6%,与一季度同比下降 6.71%相比实现由负转正。 但由于利用小时及电价依然偏弱, 风电度电利润 0.164元/千瓦时, 同比减少 0.019元/千瓦时;光伏完成上网电量 73.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8.06%。 二季度光伏利润总额为 12.59亿元, 同比增长 43.89%, 度电利润为 0.171元/千瓦时, 同比减少 0.005元/千瓦时。 境外业务方面,公司大士能源业务上半年税前利润 13.63亿元,同比减少 20.94%;巴基斯坦业务上半年税前利润 4.36亿元,同比增长 1.63%,二季度海外业务整体预计也有所承压。此外,由于上安电厂及曲阜电厂出现减值迹象,公司二季度计提资产及信用减值 2.82亿元,而去年二季度为减值冲回 0.27亿元,在一定程度上限值了公司盈利的改善。 但整体而言, 得益于煤电盈利的显著改善,公司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42.89亿元,同比增长 50.09%;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92.62亿元, 同比增长 24.26%。 投资建议:三季度以来,煤价虽有上行,但截至 7月 29日,现货煤价较去年三季度同比降幅依然超 200元/吨,与二季度平均降幅接近,煤电盈利改善或将在三季度延续。根据最新财务数据,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5-2027年 EPS 分别为 0.81元、 0.88元和 0.95元,对应 PE 分别为 8.71倍、 7.99倍和 7.40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电力供需存在恶化风险; 2、煤炭价格出现非季节性风险。
|
|
|
华能国际
|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
2025-08-03
|
7.54
|
--
|
--
|
7.39
|
-1.99% |
-- |
7.39
|
-1.99% |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0.32亿元,同比下降5.7%;归母净利润92.62亿元,同比增长24.26%;扣非净利润88.06亿元,同比增长22.64%。2025Q2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6.97亿元,同比下滑3.26%;归母净利润42.89亿元,同比增长50%。业绩增长主要系燃料成本降低与新能源规模扩张带动。此外,曲阜热电及上安电厂资产减值2.54亿。 煤电量价压力缓解,燃煤成本下降支撑盈利提升。电量方面,2025Q2单季煤机/燃机上网电量分别实现754/57亿千瓦时,分别同比-3.46%/+9.16%,相比与25Q1煤电上网电量同比24Q1下滑10%,Q2电量压力已有所缓解。成本方面,上半年入炉标煤单价917.05元/吨,同比下降9.23%。受益于成本煤价大幅下降,对冲电价下降压力,Q2单季度利润总额口径煤电实现度电利润0.044元,同比提升0.029元/度,盈利能力稳健提升。 新能源装机扩张带动电量高增长,拉动利润规模提升。装机与电量方面,2025Q2单季,风电/光伏分别同比新增装机102.475/280.28万千瓦;风电/光伏分别完成上网电量101/74亿度,分别同比+14.32%/+48.06%。2025H1整体,风电/光伏分别同比新增装机192.845/433.446万千瓦,分别完成上网电量210/122亿度,分别同比+11.39%/+49.33%。利润方面,Q2单季,风电/光伏分别完成利润总额16.58/12.59亿元,实现度电利润0.164/0.171元,分别同比下滑1.9/0.5分/度。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国电力龙头优势突出,煤电利润持续改善,新能源转型成长空间广阔,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27.28/129.76/135.61亿元,对应2025-2027年EPS分别为0.81/0.83/0.86元/股,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8.7/8.5/8.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装机速度不及预期;火电灵活性改造、绿电交易等行业政策推进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
|
|
|
华能国际
|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
2025-08-03
|
7.54
|
--
|
--
|
7.39
|
-1.99% |
-- |
7.39
|
-1.99%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0.32亿元,同比-5.7%;实现归母净利润92.62亿元,同比+24.3%,超市场预期。 2025上半年受益于燃煤成本-9.2%燃煤板块利润总额+84%,超市场预期: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采购煤炭8,713.67万吨,同比下降10.70%;境内除税发电耗用标煤单价人民币917.05元/吨,同比下降9.23%。分板块利润总额看:燃煤板块实现73.10亿元,同比+84%;燃机板块实现7.53亿元,同比+32%;风电实现39.10亿元,同比-3%;光伏实现18.23亿元,同比+46%;水电实现0.19亿元,同比-63%;生物质实现0.03亿元,同比+107%。 2025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3.7%,主要系工业用电量拖累。2025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完成4.84万亿千瓦时,同比+3.7%,增速比上年同期-4.4pct;其中第一产业同比+8.7%,第二产业同比+2.4%,第三产业同比+7.1%,居民用电同比+4.9%。2025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4.54万亿千瓦时,同比+0.8%。其中,火电同比-2.4%;水电同比-2.9%;核电同比+11.3%。 2025上半年上网电价-2.7%,上网电量-2.4%,平均利用小时-178小时: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平均上网结算电价为485.27元/兆瓦时,同比2.7%;完成上网电量2,056.83亿千瓦时,同比-2.4%。公司境内电厂年累计平均利用小时1,502小时,同比-178小时。其中,燃煤机组利用小时1,839小时,同比-141小时;风电机组利用小时1,133小时,同比-67小时;太阳能发电机组利用小时583小时,同比-11小时。 关注火电行业资本开支下行期间现金流、ROE、分红率改善的可能:火电行业进入“控容减量”周期,资本开支下行,分红率长维度提高确定性高,煤价下行周期背景下,行业资产质量、现金流、ROE均有望显著改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动力煤的价格判断和电价调整预期,我们调整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37.8/160.2/175.3亿元,对应PE为9/7/7倍,我们看好火电行业资本开支下行期间现金流、ROE、分红率改善的可能,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并购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电力需求超预期下降的风险,减值风险等
|
|
|
吉电股份
|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
2025-08-03
|
5.28
|
--
|
--
|
5.27
|
-0.19% |
-- |
5.27
|
-0.19% |
-- |
详细
公司为吉林省内电力龙头,国电投集团旗下集火电、风电、光伏为一体的综合性能源电力上市公司,形成了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公司坚持发展“新能源+”新业态,绿电业务立足于东北区域的吉林省,省内新能源资源禀赋优势突出。新能源项目储备充足,目前公布的在建、拟建项目装机规模超400万千瓦。公司依托清洁绿色能源,拓展绿色氢基能源,成为国内大规模制绿氢绿氨代表性电力企业。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7亿元、14.94亿元、15.48亿元,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摘要吉林省地方能源龙头,国电投旗下上市平台吉电股份为一家集火电、风电、光伏为一体的综合性能源电力上市公司,形成了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公司为国电投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持股比例为34%;公司第二大股东为中交资本,持股比例为3%。 近年财务表现稳健,绿电贡献核心业绩近年公司财务表现稳健,营收及利润主要由绿电业务贡献,2024年公司风电及光伏发电贡献营收合计72.08亿元,占比52.46%;贡献毛利合计31.86亿元,占比86.13%。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6.92%,同比上升1.17pct;净利率为12.28%,同比上升1.46pct。 坚持发展“新能源+”新业态,拓展绿色氢基能源公司坚持发展“新能源+”新业态,绿电业务立足于东北区域的吉林省,省内新能源资源禀赋优势突出。新能源项目储备充足,目前公布的在建、拟建项目装机规模超400万千瓦。公司依托清洁绿色能源,拓展绿色氢基能源,成为国内大规模制绿氢绿氨代表性电力企业。 未来成长性突出,给予“增持”评级公司聚焦“新能源+”、绿色氢基能源“双赛道”,未来成长性突出。 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39.44亿元、152.22亿元、163.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7亿元、14.94亿元、15.4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7元/股、0.41元/股、0.43元/股,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大幅上涨的风险;电价下降的风险;区域利用小时数下滑的风险
|
|
|
吉电股份
|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
2025-08-03
|
5.32
|
--
|
--
|
5.32
|
0.00% |
-- |
5.32
|
0.00% |
-- |
详细
|
|
|
福能股份
|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
2025-08-03
|
9.53
|
--
|
--
|
9.62
|
0.94% |
-- |
9.62
|
0.94%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63.69亿元,同比减少 4.44%,实现归母净利润 13.37亿元,同比增长 12.48%。 风况原因 25年 Q2风电上网电量同比下滑。2025年上半年,公司风电总发电量达 28.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8.37%,其中 25年 Q2风电发电量 9.5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17.00%。 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福建省风况好于去年同期,风力发电机组发电量同比增加 ,但在去年高基数和今年风况变化的影响下,二季度风电发电量同比下滑 17.00%。考虑三季度台风季,预计未来风资源会有所好转,电量表现将有所改善。 25年 Q2火电以“有效益”为目标,电量减少但煤炭价格下降带来利润增加。2025年上半年公司火电发电量 78.6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 7.31%,其中二季度实现火电发电量 44.5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4.54%。上半年公司燃煤、燃气、热电联产机组发电量同比下降 2.73%、18.84%、6.10%,其中调峰能力最强的气电机组降幅最为显著。主要是福建地区现货市场试运行期间电价不佳主动减少出力,根据北极星电力网,今年福建现货市场价格显著偏低,均价远低于燃煤发电基准价。公司注重发电效益,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发电策略。虽然发电量下降,但煤炭价格同步的下降增厚利润。 在建项目丰富,打开公司成长空间。目前公司优质资产多元,目前在建木兰、华安抽水蓄能项目,东桥热电一期 1.32GW,同时正式公告投资东桥热电泉惠二期 1.3GW,带动十五五期间公司火电装机规模稳定成长。海风方面,公司宣布投资建设 656MW 长乐外海 J 区海风项目。根据公司公告,该项目年等效利用小时数达 4551小时。考虑到福建海风消纳良好,电价较为稳定,新海风项目投产后有望带动公司风电板块利润稳定成长。 两次发布增持计划彰显信心。公司在 3月披露增持计划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增持接近 2亿元,占公司总股本的 0.77%。同时 6月再次披露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截至6月 30日,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 53.7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 0.019%。公司频繁的增持计划彰显了公司对于自身资产价值的信心。 盈利预测与评级:考虑到公司资产区位优势明显、长期增长空间广阔,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的预测不变,预计公司 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30.47、32.34、35.43亿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9、8、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在建工程进度不及预期,来风情况弱于预期,电价下降风险、煤价回升风险
|
|
|
嘉泽新能
|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
2025-08-03
|
3.83
|
--
|
--
|
3.84
|
0.26% |
-- |
3.84
|
0.26% |
-- |
详细
事件: 1) 公司近日发布《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的公告》 ; 2) 公司近期向子公司上海嘉益荣源增资 4945万元, 持股比例由 70%上升至 95%( 剩余 5%股权由实际控制人陈波先生之一致行动人金元荣泰持有) , 上海嘉益荣源业务涉及绿色甲醇、 绿色乙醇、 绿色航空煤油等业务领域。 向大股东定向募集接近尾声, 定增完成后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提升至44.3%。 公司计划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募资金额 12亿元, 发行对象为博荣益弘( 嘉实龙博全资子公司) , 发行价格 2.51元/股, 发行股票数量 4.78亿股,发行完成后, 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波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将持有的公司股份比例从 31.69%( 截至 2024年底) 提升至 44.30%。 与宁夏嘉泽集团共同进军绿色化工类业务, 有望大幅打开公司增长空间。 根据中化新网的数据, 2025年 4月, 宁夏嘉泽集团( 实控人陈波持股 99.3%) 投资的绿氢醇航油化工联产项目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化工园区正式开工, 该项目投资额 80亿元, 主要以生物质秸秆为原料, 经发酵生产绿色乙醇, 催化合成绿色航油, 项目建成后可达到年产绿色甲醇 45万吨、 绿色乙醇 15万吨、 绿色航煤 12万吨的规模, 预计年产值约 6亿美元( 43.8亿人民币) 。 2025年 5月, 嘉泽新能孙公司黑龙江嘉益荣源绿色化工有限公司同步成立, 主营业务为绿色化工, 与上述提及宁夏嘉泽集团投资的绿氢醇航油化工联产项目一脉相承( 同样位于鸡西) 。 在当前欧盟碳减排持续推进的背景下, 国际海运市场对绿色燃料需求增加, 以绿色甲醇等为代表的绿色燃料需求强劲, 根据 ABS 预测, 至 2050年航运业传统化石燃料市场份额将减少到 15%, 而绿色甲醇的使用率将逐步上升至 42%, 而在航空业净零碳排放路径贡献中, 根据 IATA 预测, 可持续航煤( SAF) 作为核心减排方式, 到2050年将承担航空业 65%以上的减排贡献, 未来绿色燃料需求广阔; 另一方面, 黑龙江作为传统农业大省, 生物秸杆资源丰富, 同时平均气温低, 对生物发酵来说具有优势。 主业坚守风电运营, 在手及拟建装机约 2GW 保障未来持续增长。 公司作为宁夏新能源上市民企, 2019年从宁夏走向全国, 截至2024年底, 公司拥有在运风电装机 2GW,在建及待建风电装机 2GW, 主要位于广西、 黑龙江等地, 未来两年陆续投产有望保障公司持续成长。 风电 REITs 有望落地贡献短期业绩, 同时改善公司现金流。 以 2021-2023年公司出售电站获得的投资收益进行测算, 公司电站出售单瓦净利维持在 0.8-1.2元, 主要原因在于公司风电项目平均资本金回报率 15%左右, 高于当前一般国企所要求的项目收益率 6%-8%, 公司出售存量电站能够获取回报率差额对应的利润空间, 2023年底公司公告计划以下属风力发电项目作为基础资产开展国金嘉泽新能源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 REITs) 项目的申报发行工作, 预计该 REITs 项目有望逐步落地, 为公司带来可观的业绩增量, 同时回笼现金流, 为后续持续投资风电资产奠 定基础。 盈利预测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1、 10.2、 12.2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 44.2%、 12.28%、 19.48%, 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10、 9、 8倍, 考虑到公司未来成长性, 继续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新增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REITs 项目发行进度不及预期、 应收账款持续拖欠风险
|
|
|
绿能慧充
|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
2025-08-03
|
9.10
|
--
|
--
|
9.60
|
5.49% |
-- |
9.60
|
5.49% |
-- |
详细
积极转型,新兴业务实现业绩突破。 公司在业务转型上展现出极强的前瞻性与战略决断力,果断剥离传统业务,布局新能源赛道,并于2024年切入低空经济赛道。公司已实现业务转型升级,业绩增长空间逐步打开:1)业务日趋多元,无人机有望成为新增长曲线。2024年公司收购中创航空57%的股权,新增重载工业无人机业务,该行业正处于政策和技术驱动的高速成长期;2)新能源业务表现亮眼,保持高增长态势。2024年公司新能源行业实现营收9.64亿元,同比+64.17%。在新兴业务发展下,公司营收稳步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0.15亿元,同比+56.05%;25Q1公司实现营收2.01亿元,同比+31.33%。 未来随着新兴业务的成熟与放量,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改善,实现量利双收。 充电桩业务: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技术领先企业加速突围。 新能源充电行业在政策规范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迎来黄金发展期。充电桩CCC认证政策落地将提升行业壁垒,叠加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9%(2024年)带动车桩比2.45:1的供需缺口,充电桩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容。绿能慧充作为行业技术标杆,不仅是全国首批通过CCC认证的企业,更以480/640/800/1000kW大功率直流充电机销量全国第一的实力,构建起多重技术壁垒。其“研发+生产+服务”三维体系覆盖全国29个省份,海外市场已拓展至40余国,在高功率充电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持续巩固。 无人机业务:低空经济新蓝海,并购布局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重载无人机成为政策重点支持的先行赛道,既符合国家发展定调,又能切切实实率先产业化落地。绿能慧充通过收购中创航空57%股权,强势切入工业级大载荷无人机领域。中创航空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其ZC500/ZC300系列产品在应急救援、电力巡检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并与中国邮政、国家电网等达成深度合作,落地印尼120套订单。依托绿能慧充的资源整合能力、中创航空飞控系统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加速,低空经济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89.8%、38.3%、29.2%,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30.7%、76.9%、52.6%,按照7月22日收盘市值计算,对应PE为50.34、28.46、18.65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同时考虑到公司积极布局重载无人机及储能新业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低空政策发展低于预期;无人机业务订单及交付不及预期;充电桩行业竞争加剧;储能业务发展不及预期;中创航空剩余股权收购不及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