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金租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8-04
|
6.15
|
--
|
--
|
6.42
|
4.39% |
|
6.42
|
4.39% |
-- |
详细
鉴于江苏金租在业务模式及监管等方面与银行相近,且皆有稳健的 ROE 与较高的股息率,因此本文通过对比视角,从股息率、 ROE、组织架构、监管等方面将江苏金租与银行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当前江苏金租的配置价值。 股息视角,以利润高增强化股息优势公司积极回报股东, 近年分红比例超 50%, 明显高于银行。 从分红比例来看, 2024年江苏金租、国有大行均值、股份行均值、城商行均值、农商行均值分别为 53.1%、 30.0%、 27.6%、25.3%、 23.9%; 公司以利润高增强化股息优势, 预计 2025年度分红后股息率为 4.8%。 根据公司一季度业绩,预测 2025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0.6%。而万得一致预期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 2025年利润增速均值分别为+0.1%、 -0.6%、 +6.8%、 +5.5%,江苏金租利润增速显著优于银行。假设 2025年度分红比例不变,以 6月 13日收盘价测算,预计公司 2025年度分红后股息率为 4.8%,而测算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 2025年分红后股息率分别为 4.6%、 4.4%、 4.4%、 3.9%,江苏金租优势明显。 ROE 视角,以低杠杆实现了更强的 ROE对比来看, 公司以较低的杠杆实现了更强的 ROE。 2025Q1江苏金租 ROE 为 3.1%,明显高于各类银行均值,拆分来看,江苏金租 ROA、权益乘数分别为 0.5%、 5.9倍,江苏金租以低杠杆实现了更强的 ROE,体现出资产端的强盈利能力。公司在资产盈利能力、质量上皆更有优势。 净利差方面, 2025Q1江苏金租为 3.91%,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均值分别为 1.39%、 1.69%、 1.57%、 1.44%,江苏金租优势显著,得益于降息周期中公司负债成本率快速下降,2025Q1降至 2.31%,目前已经接近于银行;不良率、拨备覆盖率方面,2025Q1江苏金租分别为 0.91%、 408.0%,公司不良率低于各类银行均值,拨备覆盖率则更高,可见江苏金租在资产质量、拨备计提上亦是更具优势。 组织架构视角,展业流程更为高效对比来看, 公司按行业划分事业部, 展业流程更为高效。 江苏金租组织架构按照行业划分事业部,各个事业部独立在全国范围内展业,结合绑定厂商和零售转型的战略方向,打造“租赁物+承租人+厂商”三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分散化的资产配置叠加完善的风控机制使公司长期保持资产质量稳健。反观银行的组织架构,先以各个区域分支机构作为展业团队,在行业投放覆盖上较为全面但专业性相对较弱,同时在后期资产保全流程略长,回收效率相对较低。 监管视角,杠杆监管更为严格,强化合规与风控对比来看, 金租公司适用于银行的净资本监管体系, 杠杆率监管更为严格。《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要求金租公司杠杆率不得低于 6%,明显高于普通银行不低于 4%的要求,此外监管还限制金租公司财务杠杆倍数不得高于 10倍。 政策驱动回归租赁本源, 优化监管指标, 强化合规与风控。 一方面,监管引导金租行业调整业务结构,压降回租、鼓励直租,提出“新增直租业务占比不低于 50%”的三年目标,规范经营与合规管理;另一方面, 2024年 9月监管修订《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优化监管指标, 2025年 5月,央行将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 5%调降为 0%,预计将显著提升金租公司的资金效率。 风险提示 1、区域信用风险爆发; 2、行业监管收紧; 3、对比的局限性; 4、盈利预测不及预期的风险。
|
|
|
中国银河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8-04
|
15.60
|
--
|
--
|
17.21
|
9.06% |
|
18.19
|
16.60% |
|
详细
事件描述中国银河发布 2025一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75.6亿元,同比+4.8%,实现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84.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1.14pct 至 2.44%。 事件评论 Q1业绩高增, 自营及经纪业务为主要驱动。 2025年一季度,中国银河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5.6、 30.2亿元,同比分别+4.8%、 +84.9%,加权 ROE 为 2.44%,同比+1.14pct。分业务条线来看,公司实现经纪、投行、资管、利息、自营收入分别为 19.2、1.5、 1.3、 9.1、 31.6亿元,同比分别+53.1%、 +59.5%、 +19.3%、 -2.4%、 +94.2%,除利息净收入外,公司其他业务条线均维持较快增长。 经纪业务随市高增, 融资业务市场份额提升。 2025年一季报,两市日均成交额 1.52万亿元,同比+70.3%,两融余额为 1.92万亿元,同比+24.8%。市场整体回暖背景下,公司经纪及两融业务收入随市高增, 25Q1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同比+53.1%至 19.2亿元,融资余额较年初+3.8%至 1054亿元,测算市场份额为 5.52%,较年初+0.08pct。 债市震荡中投资收益亮眼, 扩表节奏放缓。 2025年一季报,债市整体震荡,中债总全价指数下跌 1.5%。截至 2025Q1末,公司金融资产规模为 3834亿元,较年初+0.2%,金融资产规模维持平稳, 2025Q1实现投资收益 31.6亿元,同比+94.2%,测算静态年化投资收益率 5.7%,同比+2.76pct。债市震荡中公司投资收益表现亮眼,体现出强自营资产配置能力。 投行收入快速增长, 债券承销份额持续提升。 2025年一季报,股权融资市场整体收紧,市场 IPO、再融资规模分别为 164.8、 1383.4亿元,同比分别-30.2%、 +60.4%,公司2025Q1股权 IPO、再融资承销规模分别为 4.3、 11.1亿元,去年同期无股权承销项目落地。 2025Q1公司债券承销规模 1574.1亿元,同比+88.7%,市场份额同比+1.84pct,公司债券承销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看好公司作为头部央企券商,受益于扶优限劣与并购重组政策导向,同时投行及资管业务在新管理层与新战略下有望继续发力。预计公司 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2.2亿元和 127.4亿元,对应 PB 分别为 1.53和 1.40倍。 风险提示 1、权益市场大幅回调; 2、监管政策收紧。
|
|
|
东方财富
|
计算机行业
|
2025-08-04
|
20.56
|
--
|
--
|
23.28
|
13.23% |
|
24.68
|
20.04% |
|
详细
事件描述东方财富发布202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34.9亿元,同比提升41.9%,实现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提升39.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提升0.62pct至3.3%。 事件评论一季度业绩同比高增,手续费收入及利息净收入为主要驱动。2025年一季度,东方财富实现营业总收入(含投资收益)、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9、27.2亿元,同比分别+28.1%、+39.0%,加权ROE为3.3%,同比+0.62pct。分业务条线来看,电子商务等收入、利息净收入、手续费收入和投资收益分别为8.1、7.2、19.6、7.0亿元,同比分别+8.0%、+37.3%、+65.6%、-13.6%。2025年一季度,公司手续费收入及利息净收入高增,投资收益有所承压。 基金代销收入企稳回升,预计主要得益于基金市场回暖。2025年一季度,市场新发股混、债基规模分别为1101、1191亿份,同比分别+101.8%、-34.2%,2月末市场存续股混、债基规模8.02、6.35万亿元,同比分别+19.4%、+14.5%。新发及存续基金规模均同比提升,推动公司一季度基金代销收入企稳回升。但是公募第三阶段降费将于2025年落地,预计后续公司代销收入仍有压力。 证券经纪及信用业务随市高增,市场份额维持稳健。2025Q1市场热度及两融余额均显著回暖,两市日均成交额1.52万亿元,同比+70.3%,Q1末两融余额1.92万亿元,同比+24.8%。截至2025Q1末,东财融资余额为610.3亿元,测算市场份额3.2%,持平于2024年末。公司证券业务表现稳健,手续费收入增速接近于市场,融资业务市场份额稳定。 自营逆市扩表,投资收益亮眼。2025年一季度,中债总全价指数下跌1.5%,债市整体震荡。公司自营逆市扩容,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年初+31.6%至967.6亿元,实现投资收益7.0亿元,测算静态投资收益率为0.82%,同比-0.20pct,债市震荡中公司逆市扩表,自营收益率亮眼。 成本控制良好,盈利能力改善。2025年一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0.7、5.9、2.5亿元,同比分别-16.1%、+5.6%、-12.6%,对应的费用率为1.7%、14.2%、5.9%,同比分别-0.9pct、-3.0pct、-2.8pct,公司费用管理良好,管理及研发费用率均有明显回落,推动盈利能力改善,Q1净利率同比+5.1pct至64.8%。 东财作为互联网券商的标杆,在获客端和成本控制端的竞争优势显著,在市场回暖背景下,看好其证券业务的成长性,中长期来看公司拥有较强的成长确定性及生态优势。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6亿元和122.2亿元,对应PE分别为28.8和26.7倍。 风险提示1、两市成交额大幅下降;2、监管政策收紧。
|
|
|
华泰证券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8-04
|
16.37
|
--
|
--
|
16.38
|
0.06% |
|
18.46
|
12.77% |
|
详细
事件描述华泰证券发布2024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14.7亿元,同比+13.4%,实现归母净利润153.5亿元,同比+20.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1.12pct至9.24%。 事件评论出售AssetMark推动业绩改善,利息净收入高增。1)2024年,华泰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4.7、153.5亿元,同比分别+13.4%、+20.4%,报告期内公司出售AssetMark实现投资收益63亿元,推动业绩改善;2)扣除AssetMark收益后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0.2亿元,同比-29.3%,测算ROE为4.70%,同比-3.42pct,Q4单季归母净利润为28.3亿元,同比-10.6%,业绩仍有压力;3)分业务条线来看,扣除AssetMark收益后经纪、投行、资管、利息、自营收入分别为64.5、21.0、41.5、27.0、73.1亿元,同比分别+8.2%、-31.0%、-2.6%、+184.0%、-48.7%,有息负债利息支出下降致利息净收入高增,自营、投行业务明显承压。 证券经纪业务表现稳健、平台活跃度显著改善。1)2024年市场日均成交额1.06万亿,同比+21.2%,公司代买+席位租赁净收入同比+15.5%至54.8亿元,公司证券经纪业务表现稳健,收入增速接近于市场;2)根据易观千帆数据,2024年末公司旗下证券类APP涨乐财富通月活数为1150万人,同比+22.6%,稳居券商APP首位;3)年末公司两融余额为1301亿元,同比+6.2%,测算市场份额为7.0%,同比-0.46pct,略有回落。 大资管布局领先,公募子公司规模及利润均快速增长。1)2024年末,华泰证券保有权益型、债券型基金规模分别为1202、1666亿元,同比分别-10.6%、+4.3%,均排名证券行业第二;2)截至24年末,公司旗下南方基金、华泰柏瑞基金非货管理规模分别为6485、5657亿元,同比分别+32.7%、+98.7%,维持快速扩容。2024年南方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分别实现净利润23.5、7.3亿元,同比分别+16.9%、+45.5%。 股权IPO市场份额显著提升,资管规模实现企稳回升。1)股权融资整体收紧环境下,公司股权IPO、再融资、债券承销规模分别为85.4、463.6、12896亿元,同比分别-50.8%、-37.3%、+4.6%,对应市场份额分别为12.9%、20.8%、9.1%,同比分别+8.0pct、+10.8pct、+0.002pct,华泰股权IPO市场份额显著提升,债券承销市场份额维持平稳。2)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管规模5563亿元,同比+17.0%,其中公募占比24.9%,同比+4.75pct,公司资管规模实现企稳回升,结构上公募占比持续提升。 压降金融资产规模,测算投资收益同比回落。截至2024年末,公司金融资产规模3598亿元,同比-25.0%,公司显著压降了金融资产规模。扣除AssetMark收益后,测算静态自营投资收益率为2.9%,同比-0.79pct,自营投资收益率同比有所回落。 华泰证券作为券商科技赋能的先锋,成功打造了“涨乐财富通”、“行知”等领先科技平台,公司在财富管理及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先布局有望持续带来正向效应。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1和134.0亿元,对应PB分别为0.91和0.84倍。 风险提示1、权益市场大幅回调;2、监管政策收紧。
|
|
|
中国银河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8-04
|
16.35
|
--
|
--
|
16.63
|
1.71% |
|
17.68
|
8.13% |
|
详细
事件描述中国银河发布2024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54.7亿元,同比+5.4%,实现归母净利润100.3亿元,同比+27.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0.78pct至8.3%。 事件评论自营&经纪业务驱动公司业绩回升。1)2024年,中国银河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7、100.3亿元,同比分别+5.4%、+27.3%,加权ROE为8.30%,同比+0.78pct;2)Q4单季来看,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0.7亿元,同环比分别+140.5%、+19.1%,随着市场回暖,公司Q4业绩同比显著回升。3)分业务条线来看,经纪、投行、资管、利息、自营收入分别为61.9、6.1、4.9、38.5、115.0亿元,同比分别+12.5%、+10.6%、+6.1%、-7.5%、+50.2%,自营、经纪业务增长显著。 经纪业务维持稳健,客户数量增长提速。1)2024年,市场日均成交额1.06万亿元,同比+21.2%,公司代买+席位租赁净收入同比+18.4%至52.9亿元,增速与市场相当,预计公司证券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及佣金率维持稳健;2)客户数量增长提速,截至2024年末,公司经纪客户数量超1730万户,同比+11.6%,托管证券总市值5.09万亿元,同比+21.8%;3)2024年末两融余额为921亿元,测算市场份额4.94%,同比-0.15pct,两融市场份额略有回落。 债券承销规模高增,资管优化业务结构。1)股权融资整体收紧环境下,2024年公司未有IPO项目落地,股权再融资、债券承销规模分别为2.0、4971亿元,同比分别-94.7%、+38.7%,股权承销业务承压,债券承销表现亮眼,测算市场份额同比+0.86pct至3.5%;2)资管规模继续回落,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管规模852亿元,同比-9.8%,但是公司资管收入同比+6.1%至4.9亿元,2024年公司资管业务梳理和重塑产品体系,推动产品矩阵和类型结构不断优化,形成“银河之星+晖光日新”全新产品品牌,整体业绩表现稳健。 自营延续扩表,投资收益显著回升。1)公司自营延续扩表趋势,2024年末金融资产规模合计3825亿元,同比+9.0%,自营收益同比+50.2%至115.0亿元,测算静态投资收益率为5.4%,同比+1.34pct,自营投资收益显著回暖;2)2024年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41亿元,去年同期计提0.34亿元,资产质量压力有所增加。截至2024年末,公司股票质押业务规模为203.0亿元,同比-1.5%。 看好公司作为头部央企券商,受益于扶优限劣与并购重组政策导向,同时投行及资管业务在新管理层与新战略下有望继续发力。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5亿元和117.9亿元,对应PB分别为1.64和1.50倍。 风险提示1、权益市场大幅回调;2、监管政策收紧。
|
|
|
财富趋势
|
计算机行业
|
2025-08-04
|
101.07
|
--
|
--
|
150.31
|
5.84% |
|
125.47
|
24.14% |
|
详细
事件描述财富趋势发布 2024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3.9亿元,同比-10.5%,实现归母净利润 3.0亿元,同比-2.2%。 事件评论 Q4单季业绩高增推动全年利润降幅收窄。 1) 2024年,财富趋势实现营业收入、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 2.7亿元,同比分别-10.5%、 -7.02%,扣非后加权 ROE 为 7.7%,同比-1.1pct,公司整体经营稳健,受下游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业绩有所承压; 2) Q4单季来看,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62亿元,同比+26.4%,四季度公司业绩高增推动全年利润降幅收窄;3)分业务条线来看,软件服务、软件销售、证券信息服务实现收入 1.59、1.53、 0.76亿元,同比分别+2.9%、 -26.8%、 +9.9%。软件服务及证券信息服务收入维持正增,而软件销售则有所承压。 市场回暖推动 C 端收入增长, B 端业务有所承压。 1)市场环境来看, 2024年两市日均成交额为 1.06万亿元,同比+21.2%,市场热度显著回暖; 2) 2024年公司 B 端、 C 端收入同比分别-14.2%、 +9.9%至 3. 12、 0.76亿元, 公司全年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收到的现金流为 4.1亿元,同比-8.6%, Q4末合同负债为 1.2亿元,同比-10.8%。权益市场交易热度回暖推动公司 C 端收入增长,而 B 端业务则受下游需求回落影响,主营业务项目减少、验收和收款也同步减少,导致软件销售和信息安全产品收入同比承压。 研发投入增长加快产品创新, 费用管控良好。 2024年,财富趋势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 0.07、 0.09、 0.91亿元,同比分别-29.6%、 -8.0%、 +21.2%,对应的费用率分别为 1.8%、 2.4%、 23.5%,同比分别-0.5pct、 +0.1pct、 +6.2pct,研发费用及费用率明显提升。2024年公司毛利率、扣非净利率分别为 86.0%、69.7%,同比分别+0.5pct、+2.6pct,成本费用控制良好,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公司作为国内证券行情交易系统软件和证券信息服务的重要供应商,抓住行业机遇,加快各产品线研发工作,积极推进新产品上线并形成销售合同。 看好公司后续业绩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回暖,同时积极拥抱 AI 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革新,丰富产品矩阵、实现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预计公司 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4.5亿元,对应的 PE 分别为 77.1、 60.4倍,维持买入评级。
|
|
|
东方财富
|
计算机行业
|
2025-08-04
|
24.24
|
--
|
--
|
24.25
|
-0.25% |
|
24.18
|
-0.25% |
|
详细
事件描述东方财富发布2024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116.0亿元,同比提升4.7%,实现归母净利润96.1亿元,同比提升17.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提升0.7pct至12.6%。 事件评论Q4业绩随市场大幅改善,自营及证券业务高增。1)2024年,东方财富实现营收(含投资收益)、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8、96.1亿元,同比分别+12.5%、+17.3%,加权ROE为12.6%,同比+0.7pct。Q4单季归母净利润为35.7亿,同比+79.8%。2)分业务条线来看,2024年电子商务等收入、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净收入、投资收益分别为31.1、23.8、61.1、33.7亿元,同比分别-20.0%、+6.9%、+23.1%、+50.8%,贡献收入比重分别为20.8%、15.9%、40.8%、22.5%,公募降费背景下基金代销收入持续回落,证券经纪及债券自营维持高增。 证券业务市场份额继续提升,费率端延续下降趋势。2024年,东方财富代理买卖股基交易额24.2万亿元,测算市场份额8.21%,同比+0.18pct。测算证券经纪净佣金率为0.010%,同比-4.4%。2)截至2024年末,公司融资余额为588.6亿元,测算市场份额3.2%,同比+0.24pct。测算融资业务利率为5.0%,同比-16.5%。公司证券经纪及信用业务市场份额仍在持续提升中,费率端延续下降趋势。 得益于扩表及债券牛市,自营收益维持高增。截至2024年末,东方财富投资资产规模为853.8亿元,同比+7.4%,维持扩表趋势,测算静态投资收益率为4.75%,同比+1.36pct。 公司自营资产以债券为主,2024年中债总全价指数收益率为5.4%,预计公司自营高增得益于扩表及债券牛市。 基金代销仍受降费影响,主动权益代销市场份额环比回升。根据中基协数据,截至2024年末,东方财富(天天基金+东财证券)保有主动权益、非货基金规模分别为2603、6495亿元,测算前100代销机构中市场份额分别为8.3%、6.8%,较上半年末分别+0.36、0.13pct,公司主动权益代销市场份额环比回升。2024年测算综合代销费率为0.48%,同比-24.8%,公募第三阶段降费将于25年落地,预计后续公司代销收入仍有压力。 成本端费用控制良好,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成本端来看,2024年东方财富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3.2、23.3、11.4亿元,同比分别-31.2%、+0.6%、+5.7%,对应的费用率分别为2.1%、15.6%、7.6%,同比分别-1.4pct、-1.83pct、-0.5pct。净利率为64.2%,同比+2.6pct,公司全年费率管控良好,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东财作为互联网券商的标杆,在获客端和成本控制端的竞争优势显著,在市场回暖背景下,看好其证券业务的成长性,短期内业绩预计受到公募降费及债市震荡制约,中长期来看公司拥有较强的成长确定性及生态优势。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7、109.1亿,对应的PE为39.9、35.3倍。 风险提示1、两市成交额大幅下降;2、监管政策收紧。
|
|
|
同花顺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8-04
|
295.40
|
--
|
--
|
331.08
|
10.94% |
|
327.73
|
10.94% |
|
详细
事件描述同花顺发布2024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1.9亿元,同比+17.5%,实现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30.0%。 事件评论公司业绩显著改善,广告收入高增为主要驱动。1)2024年,同花顺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9、18.2亿元,同比分别+17.5%、+30.0%,加权ROE为24.8%,同比+4.6pct,Q4单季归母净利润为11.7亿,同比+85.5%;2)分业务来看,2024年公司实现增值电信、广告、软件、基金代销收入分别为16.2、20.2、3.6、1.9亿元,同比分别+5.7%、+49.0%、-18.6%、-20.5%,贡献收入比重分别为38.6%、48.4%、8.5%、4.5%,广告收入高增,为业绩的主要驱动,软件及基金代销有所承压。 收入端,广告收入弹性高于市场,产品竞争力提升。1)截至2024年末,公司APP月活数为3627万人,同比+18.9%,测算市场份额为21.2%,同比-0.29pct,公司平台流量随市场回升,龙头优势稳固;2)2024年市场日均成交额同比+21.2%至1.06万亿元,公司广告收入增速显著高于市场,预计公司作为龙头流量平台,议价能力有所提升,且公司产品与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合,产品竞争力得到提高;3)公司软件销售及维护收入同比-18.6%至3.6亿元,主要由于券商信创升级逐渐完成,陒应的业务需求减少所致。 成本端,放缓研发投入,盈利能力改善。2024年,公司管理、销售、研发费用分别为2.2、5.9、11.9亿元,同比分别+8.3%、+19.1%、+1.2%,对应的费用率为5.3%、14.1%、28.5%,同比分别-0.4、+0.2、-4.6pct,公司成本控制良好,放缓研发费用投入推动盈利能力改善,2024年公司净利率43.5%,同比+4.2pct。 公司智能产品全面升级,推动前沿大模型技术应用。1)问财投资助手升级为原生AI对话产品,融合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实现更自然、精准的交互;2)同创智能体平台集成大模型、低代码和实时金融数据,助力上百家金融机构共建超5000个智能体,日均调用量超300万次;3)金融数据终端构建智能化产品矩阵,AIFinD飞研优化写作与分析能力,“产业智绘”平台提供全景产业链研究;4)HiPilot智能编码助手增强跨文件、跨项目的代码理解与生成能力,新增慢思考问答、代码可视化、测试套件生成等功能,已为数千名开发人员生成超百万行代码。 同花顺作为头部互联网金融平台,平台流量优势稳固。短期内看好公司的业绩弹性,中长期来看,公司前瞻性布局人工智能赛道,AI大模型及智能投顾应用顺利落地,有望助同花顺打开新的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和25.7亿元,对应PE分别为76.7和67.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两市成交额大幅回落;2、监管政策收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