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108有什么危险| 1998年出生属什么| 月经期肚子疼是什么原因| 吃知柏地黄丸有什么副作用| 减肥期间吃什么好| 喉咙嘶哑是什么原因| 什么的蹲着|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高是什么原因| 画眉是什么| 看见蝙蝠有什么预兆| 改名字需要什么手续| 肚子上面疼是什么原因| 世外桃源什么意思| 王秋儿和王冬儿什么关系| 男孩学什么技术最好| 什么是主观什么是客观| 什么是小三| 黄体期是什么时候| 玻璃属于什么垃圾| 鱼腥草与什么相克| 视力5.3是什么概念| 女人鼻子大代表什么| 头眩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补维生素吃什么好| gift什么意思| 什么叫邪淫| 鳞状上皮炎症反应性改变是什么意思| 女人喜欢黑色代表什么| joola是什么牌子| 签注是什么| 什么是hpv感染| 什么是干燥综合症| bj什么意思| 史记是什么体史书| 排卵试纸什么时候测最准| 甲醛是什么东西| 肺五行属什么| 疱疹有什么症状表现| 阳痿是什么意思| 跟腱断裂是什么感觉| 孕囊长什么样| 慕名而来是什么意思| 游泳前一定要做好什么运动| hcg高代表什么| 圆谎是什么意思| 艾灸有什么作用| 腰部疼痛挂什么科| 什么叫托特包| 四库是指什么| 北瓜是什么瓜| 白居易有什么之称| 屋尘螨是什么东西| 早上6点半是什么时辰| 金鱼吃什么食物| 相见不如怀念是什么意思| 桑葚和枸杞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谷氨酰转肽酶偏高是什么意思| 二五八万是什么意思| 面条是什么做的| 什么东西最隔音| 20度穿什么| esd手术是什么意思| 收到是什么意思| 牙龈老是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脂蛋白高说明什么问题| 汗马功劳什么意思| 一只眼睛充血是什么原因| 去湿气吃什么食物| 鼠的守护神是什么菩萨| 油碟是什么| 吃什么可以治拉肚子| 伤口感染用什么药| 右眉上方有痣代表什么| 立是什么意思| 好强的女人是什么性格| ur是什么意思| 虔婆是什么意思| 咖啡喝多了有什么危害| 哪吒是什么意思| 漫展是干什么的| 玥字属于五行属什么| 97年什么命|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 不可抗力是什么意思| 咳血鲜红是什么病呢| 炖排骨汤放什么调料| 头发硬适合什么发型| adivon是什么牌子| 猫的尾巴有什么用处| 吕布为什么叫三姓家奴| 蛇盘疮什么原因引起的| 右脸长痣代表什么意思| 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 pdo是什么意思| 怕得什么| 虎头蛇尾是什么生肖| 990金是什么金| 手上的线分别代表什么图解| 老舍原名叫什么| 为什么女生| 丹参有什么作用| 和氏璧是什么玉| 6月17号是什么星座| 月经颜色发黑是什么原因| 在水一方什么意思|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冬虫夏草长什么样| 拜金是什么意思| 蟑螂讨厌什么味道| 为什么老放屁| 经常落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宝宝拉肚子挂什么科| 很难怀孕是什么原因| 吃杨梅有什么好处| 傻瓜是什么意思| 肯尼亚说什么语言| 今日是什么生肖日| ipa是什么意思| 7月10号什么星座| r0lex是什么牌子手表| 红虫是什么的幼虫| 口臭药店买什么药吃| 今年80岁属什么生肖| 过期的钙片有什么用途| 鼻炎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嘴唇发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墨水用什么能洗掉| 睡觉掉床下是什么预兆| 胃疼的人吃什么最养胃| 燕然未勒归无计的上一句是什么| 脏器灰阶立体成像是检查什么的| 直接胆红素是什么| 王羲之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亨廷顿舞蹈症是什么病| hcv是什么| 梅五行属什么| 姓傅的男孩取什么名字| 女人左手麻要注意什么| 产后腰疼是什么原因| NG是什么| 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拉克| 情人眼里出西施是什么意思| 双鱼座的幸运色是什么颜色| 桑葚搭配什么泡水喝最好| 8月30号是什么星座| 扫描件是什么意思| 孩子呕吐吃什么药| 头晕出冷汗是什么原因| 钾血症是什么病| 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 早晨口苦是什么原因| 扒皮是什么意思| 什么东西清肺最好| cg是什么| 肠梗阻吃什么药| 海豚吃什么食物| 十月23日是什么星座| 乌鸡炖什么好吃| 女人脚底有痣代表什么| 增肌吃什么最好| 女人梦到蛇预示着什么| 替班是什么意思| 美女如云什么意思| 6.8是什么星座| 腿抽筋挂什么科室| 坤宁宫是干什么的| 什么是间质性肺炎| 舌头发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痛风是什么病| 中国地图像什么| 过敏性咳嗽吃什么药| 土字旁有什么字| 胆囊壁固醇沉积是什么意思| 灸石门为什么会不孕| ssr是什么| 过敏不能吃什么东西| 戴朱砂有什么好处| 出马仙是什么意思| 左氧氟沙星有什么副作用| 2020是什么生肖| 肾精亏虚吃什么药| 和平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方差| 红色加蓝色是什么颜色| 为什么养猫就没有蟑螂| 里正是什么官| 跑步的配速是什么意思| 头孢什么样子图片| 缺钾吃什么食物| 睡觉被憋醒是什么原因| 梦见摘水果是什么意思| 日十组成什么字|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句号代表什么意思| 白牌黑字是什么车牌| 身上臭是什么原因| 什么狗聪明| 睡觉起来眼睛肿是什么原因| 什么茶养胃又治胃病| 冒菜为什么叫冒菜| 胰岛素ins是什么意思| 鳞状上皮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流产吃什么药可以堕胎| 天字加一笔是什么字| 叩是什么意思| 吃什么补肝血| jdk是什么| 上厕所出血是什么原因| 长期低血糖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咳必清又叫什么| 1980年是什么命| 喉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49年属什么生肖| 高危病变是什么意思| 老师为什么叫老师| 籍贯写什么| 血氧低吃什么药| 布谷鸟什么时候叫| 临汾有什么大学| 保释是什么意思| zxj是什么意思| 品种是什么意思| 肝气郁结喝什么茶| 高考450分能上什么学校|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意味着什么| 湿气重不能吃什么食物| 结膜炎角膜炎用什么眼药水| 什么是斜视| 8月8号什么星座| 胆囊炎挂什么科室| 脖子痛挂什么科| 心律不齐是什么症状| 明心见性什么意思| 双生痣是什么意思| 猫五行属什么| 为什么伤口愈合会痒| 一什么永什么| 精字五行属什么| 下降头是什么意思| 来大姨妈前有什么症状| 氨基比林是什么药| 看脚趾头挂什么科| 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症状| 解酒吃什么| 南乳是什么| 吃韭菜有什么好处| 农村入党需要什么条件| 此刻朋友这杯酒最珍贵是什么歌| 阿飘是什么意思| 1991年五行属什么| 84消毒液不能和什么一起用| tu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六爻| 2004年是什么年| 45年属什么生肖| 狐臭是什么原因| 男人补肾吃什么好| 为什么会长虱子| 宫颈多发纳氏囊肿是什么意思| polo衫配什么裤子好看| 葛根长什么样子图片| 指甲凹凸不平什么原因| 甲沟炎用什么药| 一醉方休什么意思| 百度
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万枭

华源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350524100001...>>

20日
短线
12.5%
(第213名)
60日
中线
39.58%
(第162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并行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5-08-04 148.50 -- -- 153.66 3.47% -- 153.66 3.47% -- 详细
事件:2025H1实现营收4.58亿元(yoy+69%),归母净利润508万元(yoy+20%),扣非归母净利润451万元(yoy+1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926万元(yoy+323%)。2025Q2实现营收2.59亿元(yoy+86%/qoq+31%),归母净利润148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16万元。 2025H1公司整体收入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实现高增长,毛利总额增加、费用整体增长幅度较小,从而利润实现增加。 2025H1智算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75%,传统超算正加速迈向与AI、大数据紧密融合。 2025H1公司算力服务、超算云系统集成、超算软件与技术服务、超算会议及其他服务四项业务分别营收44172万元(yoy+71%)、1023万元(yoy+121%)、569万元、3万元,其中算力服务业务中,智算云服务收入26463万元,同比增长175%。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深化与包括多家国家级超算中心在内的各类算力资源提供商以及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共建集群等方式扩大自有算力资源池,为科研和企业用户提供安全、易用、高性价比的超算云服务,助力我国科研事业发展。在智算云业务方面,公司针对大规模训练场景,提升基础架构设计和实现能力,优化基础支撑库组件,为用户交付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大规模训练算力;针对推理场景,加强容器等云原生基础支撑,以应用运行特征分析等核心技术推动算力选型和优化,灵活满足高并发高性价比推理需求。随着人工智能及大语言模型的高速发展,传统超算正加速迈向与AI、大数据紧密融合。另外,公司亦通过协办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HPCChina)并承办全国并行应用挑战赛(PAC)及各类国内超算领域竞赛、培训,进行广泛的用户培育,提升自身行业影响力。 与阿里云签署框架合作协议,MaaS平台全面接入智谱GLM-Z1系列推理模型加速AI技术普惠化。(1)并行科技与阿里云签署框架合作协议:2025-08-04,并行科技与阿里云在北京正式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国产算力中心共建、公共云算力生态打造、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三大方向展开深度合作,联合推动国产化算力基础设施创新与人工智能技术在科研、教育及产业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共同探索算力普惠与AI协同的新生态。(2)并行科技MaaS平台全面接入智谱GLM-Z1系列推理模型:2025年4月,智谱官宣开源32B/9B系列GLM模型,涵盖基座、推理、沉思模型,均遵循MIT许可协议。相较于基础模型,GLM-Z1系列推理模型具备更强的数理推理、指令遵循及综合工具调用能力。并行科技MaaS平台已全面接入该系列模型,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智能、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并行科技与智谱等头部大模型企业深度战略协同,以前沿模型研发能力与高性能计算服务生态为双引擎,持续突破“AI+行业”创新边界。我们认为,双方融合智谱在多模态推理与轻量化部署的技术优势,及并行科技在算力调度与场景化落地的实践经验,有望共同打造多领域标杆解决方案,加速AI技术普惠化,为智能制造、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等领域数字化升级提供核心驱动力。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EFLOPS(yoy+74.1%),“并行算网”助力“东数西算”战略落地。随着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启动,我国算力地图正式开始形成八大枢纽、十大算力中心集群,助力我国全面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化,以满足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高速增长的计算需求。根据《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中国智能算力发展增速高于预期,2024年,中国通用算力规模达71.5EFLOPS(EFLOPS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2025-08-04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第2页/共4页源引金融活水润泽中华大地同比增长20.6%;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EFLOPS,同比增长74.1%。2025年,中国通用算力规模预计达85.8EFLOPS,增长20%;智能算力规模将达1037.3EFLOPS,增长43%。 2025-08-04,“并行算网”算力生态升级揭牌仪式在“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核心枢纽宁夏中卫市隆重举行。我们认为,本次揭牌标志着多方携手合作的战略新起点,有望通过构建“政企研用”四位一体创新体系,打造“建用并重”的算力产业生态,实现数据、算力、资源与能源的高效协同,助力“东数西算”战略落地。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4/0.36/0.4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0/0.61/0.8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S分别为10.4/8.1/6.6倍。我们看好公司通过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在未来有望为新兴科技企业、转型传统企业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提供更加灵活、定制化的云计算服务,为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赋能,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替代风险、人才引进和流失风险、数据泄露的潜在风险。
民士达 造纸印刷行业 2025-08-04 42.70 -- -- 44.33 3.82% -- 44.33 3.82% -- 详细
事件:2025H1实现营收2.37亿元(yoy+28%),归母净利润6303万元(yoy+42%),扣非归母净利润6112万元(yoy+5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35万元(yoy+87%)。2025Q2实现营收1.22亿元(yoy+28%/qoq+6%),归母净利润3248万元(yoy+36%/qoq+6%),扣非归母净利润3128万元(yoy+41%/qoq+5%)。公司整体收入、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延续高增长,利润端超预期,Q2相关费用率环比情况随业务、产能扩张而略微有所回升。 公司2025年上半年处于产销两旺状态,产能落地支撑基本盘扩张,新能源车、电网升级等需求强劲。2025Q2公司延续供需两旺的状态:供给端募投1500吨产线二季度迎来落地节点,预计达产后全年产能较2024年将提升30%,进一步打开收入增长空间;需求端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增长,拳头产品YT510W增速超40%,变压器、蜂窝芯材等应用领域实现突破;此外产品结构升级推动2025Q2实现毛利率41.0%(yoy+2.3pcts/qoq+1.3pcts),从而带动公司2025Q2实现净利率25.9%(yoy+2.3pcts/qoq-0.4pcts)。 航空航天蜂窝芯材用芳纶纸入选“山东省低空领域重点产品名单”,前瞻布局闪蒸无纺布、RO膜基材等第二增长曲线。公司聚焦新能源、低空经济、航空航天三大黄金赛道,正在推进大飞机项目按进度逐步落地,拓展低空飞行器等新型领域,构筑超薄芳纶纸应用场景的技术壁垒,目前数据中心、特高压、航空发动机、运载火箭整流罩、医疗方舱等项目带动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升,新领域逐步放量,2025H1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等领域的业务逐渐步入正轨,复合材料产品营业收入较2024H1增长1185%。公司技术成果持续突破,上半年新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拳头产品“间位芳纶纸”获评“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航空航天蜂窝芯材用芳纶纸”入选“山东省低空领域重点产品名单”,体现公司低空经济布局成效。未来公司通过闪蒸无纺布、RO膜基材、湿法多功能材料等新产品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其中RO膜基材与湿法无纺布预计2026Q1投产,有望带来业务版图进一步拓展。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1.81/2.3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8/1.24/1.57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43.9/34.6/27.2倍。公司的基本盘产品芳纶纸地位领先且加速国产替代,在航空航天、电网改造、数据中心等领域高增长值得期待,此外国际客户的验证和国产大飞机的持续交付对蜂窝芯材芳纶纸的需求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公司有望受益于新兴行业需求释放。同时公司正在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努力打造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我们看好公司长期业绩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技术更新和产品开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易实精密 机械行业 2025-08-04 21.40 -- -- 21.93 2.48% -- 21.93 2.48% -- 详细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0.80亿元、归母净利润1504万元。易实精密专注汽车精密金属零部件产品,主要有高压接线柱、屏蔽罩;空气悬架用扣押环、支撑环;电磁阀壳体;各类嵌件、衬套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刹车制动系统、各类电子控制单元、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空气悬架系统以及传统燃油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多个汽车子系统,并已成为泰科电子、联合电子、孔辉汽车、立讯精密、赫尔思曼、博世、大陆、伊维氏汽车等业内知名零部件厂商的供应商。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21亿元(yoy+16.56%)、归母净利润5410万元,从产品收入结构来看,新能源汽车专用零部件占比为41%、传统燃油车零部件占比为23%、通用汽车零部件占比为22%。2025Q1公司实现营收0.80亿元、归母净利润1504万元。 与孔辉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拓宽产品线,与欧洲共同研发的第三代焊接环产线预计将于2025年实现量产。根据公告,公司与浙江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底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现有扣压环和支撑环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开发控制器、减震器上的相关金属零件,供货的单车产品价值量有望提升。2025年,公司在空悬领域进行了重点布局,达成孔辉汽车独家供货、保隆科技迅速上量、大陆汽车项目批量供货、拓普集团项目测试进展顺利等成就。技术开发方面,公司与欧洲共同研发了第三代焊接环产线,可实现全自动生产,包括:精准送料、追溯性打码、折弯、焊接、整形等工序。第三代焊接环产线已于2025年上半年到厂并成功验收,预计将于2025年实现量产,这将为两类环的生产构建很强的技术、成本壁垒,助力公司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与客户建立更牢靠的合作关系。拟收购通亦和丰富精冲模具及产品的开发、制造能力,研发谐波减速器柔轮推动国产化进程。根据公告,公司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通亦和精工科技(无锡)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权,交易标的价格不超过16,303.68万元。标的公司(通亦和)业绩承诺期为2025年-2027年,2025年、2026年、2027年标的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800万元、3200万元、3600万元。 通亦和及其子公司泛恩精密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精密模具及模具备件、精冲产品,主要客户包括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佛吉亚及其关联企业、麦格纳宏立及其关联企业、上海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等业内知名企业,并已与瑞士Feintool、新加坡PATEC、日本MORI等精冲领域的国际知名企业达成良好合作关系。易实精密与标的公司有望进一步扩大各自的业务规模,在客户端和技术端实现市场资源互补和双向赋能,发挥精冲工艺技术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 此外,公司不断布局前沿产业赛道,2024年在研项目中包含减速器柔轮毛坯的新工艺研发,通亦和通过精冲工艺可大幅降低其制造成本,优化齿面接触应力,提升精度及抗疲劳寿命,目前公司正在与精密零部件厂家合作研发谐波减速器柔轮、行星减速器齿轮等零部件,有望加速减速器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进程。 拟设立合资公司增强海外布局及本土化供货能力,设立孙公司旨在满足产品表面处理需求。 根据公告,(1)公司全资子公司易实集团有限公司拟与奥地利MARKMetallwarenfabrikGmbH共同出资在斯洛文尼亚共和国设立合资公司,旨在进一步加大对欧洲及其周边地区的市场拓展力度,同时在海外市场实现精密零部件的本土化生产和销售;(2)公司以控股子公司马克精密金属成形(南通)有限公司出资设立了控股子公司马克表面处理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旨在满足公司产品的表面处理需求,加强供应链安全性,第一条生产线预计在2025年8月底投入使用,第二条生产线预计在2025年10月底投入使用。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5/0.80/1.0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6/0.69/0.86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8.4/31.2/24.9倍。2025年公司空悬领域布局成果显著,与欧洲共同研发的第三代焊接环产线上半年到厂验收,预计年内量产。公司拟现金收购通亦和51%股权,标的公司业绩承诺可观,双方有望实现资源互补,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借助通亦和精冲工艺研发谐波减速器柔轮等,推动国产化进程。 在海外布局上,全资子公司拟与奥地利公司在斯洛文尼亚设合资公司,拓展欧洲市场并实现本土化供货,还设立孙公司满足产品表面处理需求,两条生产线预计分别于8月底和10月底投入使用,增强供应链安全性。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年降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出口业务风险。
远航精密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8-04 28.99 -- -- 30.29 4.48% -- 30.29 4.48% -- 详细
固态电池产业变化?集流体材料技术路线如何?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与电池行业的发展密不可分。(1)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快速发展,锂电出货量实现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1175GWh(yoy+32.6%)。 (2)依据固态电解质材质及特性,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主要可以分为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三个类别,多家车企及电池厂确定固态电池硫化物路线。复合集流体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2023年全球复合集流体市场规模达到18亿元。预计2025年全球复合集流体的市场规模有望接近300亿元。复合集流体对动力电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能量密度、快充兼容性和安全性提升。目前可用作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材料有铜、铝、镍和不锈钢等金属导体材料、碳等半导体材料以及复合材料,不锈钢或铁基材料或将成为未来技术方向,铁的表面能形成一层厚且稳定的天然氧化层,这层钝化膜能有效“抑制硫化物的形成反应”,从而避免了腐蚀。新能源车及储能领域高增需求、固态电池持续技术升级均为公司业务发展带来较大机遇。 远航精密专注哪些业务?客户群及财务表现如何?公司主要产品分为镍带、箔和精密结构件两类,产品下游终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电动二轮车、储能、航空航天、金属纪念币等领域。2024年镍带、箔和精密结构件营收分别为6.15亿元和2亿元。2024年公司通过控股孙公司黑悟空能源将产业链进一步延伸至FPCA领域。区别于传统厂商来料加工模式,公司在材料、结构、布线方面具备自主开发设计能力,并基于一体化优势,在产品质量、快速响应等方面具备行业竞争力,已与下游头部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公司直接客户以电池生产商、精密结构件加工商为主,包括松下、LG、珠海冠宇、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天鹏电源、孚能科技等。2024年公司营收达8.52亿元(yoy+5.25%)、归母净利润达6744.28万元(yoy+113.37%)。 公司特色及竞争优势如何看待?未来展望?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89项,制备的镍带、箔产品镍含量可达99.8%以上,高于行业标准规定的镍含量需达到99.5%的要求。公司掌握了大卷重、超宽度和超薄、超窄的镍带、箔制备技术,能通过对轧制道次、工艺参数、热处理温度等精确控制,制备厚度在0.01mm-7mm之间,宽度在1mm-350mm之间,拼接后单卷卷重最高可达3,000kg、尺寸公差较小的镍带、箔产品。与可比公司东杨新材相比,2021-2024年远航精密营业收入持续高于东杨新材。公司募投的“年产2,500吨精密镍带材料项目”预计于2026年年底投产、“年产8.35亿片精密合金冲压件项目”拟定于2025年年中达可使用状态,届时新增产能有望为公司发展保驾护航。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82、1.00和1.25亿元,对应PE为36.8、30.0、24.0倍。我们选取诺德股份、方邦股份、嘉元科技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5PE均值为118.6X。行业端逻辑聚焦需求增长(新能源汽车、储能)和技术升级(固态电池),公司端逻辑强调业务契合度(镍基材料中上游定位)和合作稳定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海能技术 机械行业 2025-08-04 20.05 -- -- 19.10 -4.74% -- 19.10 -4.74%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业绩预报称,2025H1预计归母净利润约500-600万元,同比扭亏。预计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且大幅增长,主要原因系:①业绩预告期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1.36亿元,同比增长约35%,四大系列产品收入均实现增长;②公司加强精益管理,不断提升管理运营效率,整体毛利率同比稳中有升。 预计2025H1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且大幅增长。公司上半年四大系列产品收入均实现增长,2025H1预计实现收入1.36亿元。从单季度来看,2025Q2预计实现收入0.81亿元,同比/环比增长分别为33%/47%,公司上半年两个季度收入全部实现同比增长30%+,公司前期的产品和销售布局得到了较好的市场反馈,整体市场情况在逐渐恢复。从政策端来看,产业政策不断有相关文件发布,如《北京高端科学仪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等。此外,设备更新方面,高校的设备更新正在陆续进行,前期以头部院校招标较多;海关、市场监管机构下属单位预计会在下半年逐渐开始进行设备更新,预计将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从下游应用来看,科学仪器与分析技术快速发展,在制药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特别是在创新药研发、药物分析、临床检验、病因研究、药物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领域。制药是公司重要的产品应用领域,海能、新仪、悟空、G.A.S.、海森、白小白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仪器和方法支持,尤其是液相色谱产品正在努力推进每个标杆客户的开发。持续投入液相色谱仪产品和渠道,身兼重担持续推进液相色谱产品的国产化进程。公司研发投入自2016年以来连续8年保持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20.85%,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18.47%,公司持续向系统复杂、技术含量更高、应用范围广、市场空间大的色谱领域拓展。目前国内百亿规模的色谱仪市场仍由进口品牌主导,部分高价值品类被国外厂商垄断。 公司产品开发时即对标进口品牌的中端主流产品,瞄准的是液相色谱市场的主要需求,受益于集团公司的全产业链制造布局,形成对部分核心部件和算法等软件的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优势。此外,公司持续和相关高校进行合作,如海能技术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的细胞膜色谱智能分析仪器研究院,一起推动原创性分析仪器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为药物研发、临床精准用药、药品质量控制、环境监测等领域降本增效;再比如海能技术-浙江中医药大学液相色谱合作实验室成立等。公司持续聚焦核心业务,积极抢占市场份额。 AI技术赋能科学仪器产业链发展,机器人驱动智能实验室建设。随着现代化实验室工作日益复杂,物联网、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正推动传统实验室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加速转型。公司投资控股了白小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其致力于打造高品质、高可靠性的实验室清洗机产品,实验室清洗机产品市场空间大、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国内渗透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公司积极布局此赛道。产品推广进展较好,如公司搭载机械臂的实验室清洗机已进驻深圳华测研究院实验室,提供自动化实验室清洗服务。此外,其产品已通过CE认证,获准进入欧盟市场,通过签约的多家战略代理商,实现了海外市场零的突破。 此类产品与样品前处理和有机元素分析系列等产品的终端用户重叠度高,可复用渠道增厚收益。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0/0.63/0.8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9/0.74/0.93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2.9/26.2/20.7倍。公司在稳固有机元素分析、样品前处理等成熟系列产品的基础上,培育市场空间大、具有增长潜力的色谱光谱系列产品,同时,积极探寻、发掘、预研新品种和新技术,2025年上半年四大产品收入均实现增长。坚持“布局一代、培育一代、成熟一代”的产品梯队布局,持续推出新产品,不断完善产品矩阵,业绩端扭亏为盈且大幅增长,我们上调到“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产品开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雅达股份 机械行业 2025-08-04 11.11 -- -- 12.45 12.06%
12.45 12.06% -- 详细
为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智能电力测控产品,20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yoy+47.35%。公司主要从事智能电力测控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电力监控系统集成服务。公司产品性能稳定、功能齐全、运行可靠并可按用户定制,先后被应用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奥运场馆鸟巢及水立方、上海世博园、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重要场所,以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的通信基站和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万国数据、字节跳动等知名企业的数据中心,并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如维谛技术、华为、中恒电气、科华数据、万帮数字能源、特来电、盛弘电气等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0亿元(yoy+1.76%)、归母净利润2,515.56万元;2025Q1实现营业收入0.76亿元(yoy+24.11%)、归母净利润623.02万元(yoy+28.44%)、扣非归母净利润566.18万元(yoy+47.35%)。 受益于“新基建”、节能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监控行业迎来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公司电力测控产品分为电力测控仪表、电力测控装置、用电安全保护装置和传感器;2024年该类产品营收达2.82亿元,同比增长1.17%,占营业收入总额的88.26%,毛利率为33.01%。公司电力监控系统集成服务包括用电管理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电气实训系统和电气安全预警系统,2024年该品类营收达0.19亿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6.07%,毛利率为23.95%。在电力行业,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维持了近年来增长趋势,对电力设备的投资具备较强的带动作用;在电力监控行业,人们不断追求更加安全、节能、高效的用电环境,电力监控行业也逐渐兴起并随着电力用户端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普及;同时在“双碳”政策下,电能作为最重要的能源之一,高耗能的企业急需建立起有效的能源管理监控系统来满足节能减排的需要。产品下游覆盖数据中心、通信基站、新能源等领域,成立雅达新能源布局光储充电站赛道。公司产品与服务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通信基站、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工业建筑与市政等众多领域,下游市场空间广阔。在新能源领域,公司主要面向充电桩企业提供智能电表、防雷器等设备,特来电、星星充电、盛弘股份等市占率较高的充电桩企业均为公司的客户;另外,公司在2024年已成立控股子公司雅达新能源,雅达新能源致力于光储充电站投资和运营,并提供光储充智能微电网与运营管理整体解决方案、零碳/低碳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420万辆,预计未来十年我国充电桩建设存在6,300万台左右的缺口,期间或将形成万亿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电力监控产品作为新能源充电桩的必备组件,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行业的蓬勃发展的带动下,电力监控产品在新能源充电桩领域市场规模或将快速增长。 推出系列化产品满足数字化新需求,募投项目预计2026年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专利112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多通道物联网仪表研究与开发、智能电量采集终端核心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已开发完成,同时推出了数据中心电力监控、环境监控等系列产品,以满足数字新基建、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性能计算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保障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总体目标:公司会以新基建为突破口,全面发展智能电力测控产品;以物联网和智能制造为主要方向,全面提升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下一步公司将以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抓住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全面提升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募投项目:包括智能电力仪表建设项目、电力监控装置扩产项目和传感器扩产建设项目,达产后将新增电力监控仪表产品年生产能力131万台、电力监控装置产品年生产能力106万台、传感器年生产能力602万台;其中智能电力仪表和传感器项目预计于2025-08-04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届时可为公司产能添砖加瓦。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2/0.37/0.4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0/0.23/0.27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56.3/48.1/41.3倍。雅达股份主要从事智能电力监控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电力监控系统集成服务。凭借丰富的产品经验和技术创新实力,公司持续开发出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智能电力监控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通信基站、新能源充电桩、轨道交通、工业建筑与市政等领域。我们看好公司发展潜力,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募投项目投产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铁大科技 交运设备行业 2025-08-04 17.14 -- -- 17.42 1.63%
17.42 1.63% -- 详细
轨交通信信号领域国家级“小巨人” , 产品应用于国内外铁路及城轨项目。 公司产品主要为设备监测( 监控)系统、 雷电防护系统, 主要应用于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 2023-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 70%左右,客户集中度较高。 公司持续深耕轨道交通行业的通信信号领域, 截至 2024年末, 公司已取得专利 19项, 其中发明专利 9项, 助力公司始终保持市场先进水平。 2024年营收 2.80亿元( yoy+12.40%) 、 归母净利润 5699万元( yoy+46.50%) ; 2025Q1年实现营收 0.62亿元( yoy+16.20%) 、 归母净利润 1570万元( yoy+33.43%)。 2020-2024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市场规模 CAGR 达 10.4%; 2023年我国末端配送用车市场规模达 1334亿元。 轨交装备行业: 2024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突破 8000亿元, 创投资历史新高。 在铁路通信信号领域,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 2020-2024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市场规模 CAGR 达 10.4%, 2025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市场规模或将达 12112亿元。 无人配送行业: 2023年我国末端配送用车市场规模 1334亿元, 按照中性预测, 预计城市末端无人配送 2025年、 2030年我国城市末端配送产值增量为 128亿元、 977亿元。 无人配送的商业模式以销售整车为主、 租赁整车和运力服务为辅, 科技公司或转变为新的 OEM。 2020-2022年先行企业首批制造工厂相继投产, 单工厂规划年产能多在 1万台以内。 展望未来配送端, 预计将实现人与机器协作、大小无人车分工、 直分直送与短驳中转、 室内外打通, 商品能从分拨中心通过多种渠道配送至不同用户群体。 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沪通智行投资推行科技和狗熊机器人布局无人配送等智能驾驶领域。 公司募投的设备监测( 监控) 系统产品技术平台开发及扩产项目建设完成后, 可实现年新增铁路信号车站集中监测系统 100套、 区间轨道电路室外监测系统 150套、 站内室外集中监测系统 100套、 道岔缺口监测系统 150套的生产能力。 布局无人车( 1) : 2024年 8月, 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沪通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拟对 Infermove( 推行科技) 进行股权投资,推行科技主要运营主体推移苏州已经与五家供应链或配送企业等签署了合作及采购协议, 根据协议, 五家企业预计需求不少于 1,200台配送机器人。 布局无人车( 2) : 2025年 6月,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沪通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向狗熊机器人有限公司投资 6,000万元, 狗熊机器人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机器人移动底盘、 人工智能、 低速自动驾驶技术及车辆研发应用及销售。 两家被投资公司业务符合铁大科技中长期发展所需, 具有较强业务协同性, 有利于铁大科技抓住无人配送等智能驾驶领域市场机遇, 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 0.73、 0.89和 1.06亿元, 对应 PE 为 31.7、 26.2、22.0倍。 我们选取中国通号、 辉煌科技、 思维列控作为可比公司。 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的业务机遇体现在政策驱动与行业扩容, 并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沪通智行投资推行科技和狗熊机器人布局无人配送等智能驾驶新场景切入高增长赛道,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潜力,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经营风险、 行业需求变动风险、 应收账款风险。
方盛股份 机械行业 2025-08-04 25.77 -- -- 31.40 21.85%
33.88 31.47% -- 详细
换热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025Q1营业收入同比回升21%。方盛股份是一家专注于研发换热器和换热系统和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专业换热器公司,产品应用领域涵盖风力发电、余热回收、轨道交通、空压机、工程机械、汽车等传统领域,以及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新兴领域。公司结合内部自主研发与市场需求导向两种研发模式,先后与上海理工大学、东华大学、江南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始终贯彻“创新驱动、技术先行”的研发理念,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47亿元,同比增加1.10%,其中内销收入同比增长1.51%,外销收入同比下降5.97%,外销收入有所下降主要系海外客户部分新项目的其他核心零部件认证测试滞后,导致该客户2024年整体收入与2023年相比有所下降。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981万元,略显承压。 2025Q1实现营收0.74亿元(yoy+21.02%)、归母净利润701万元。 风电、余热回收领域订单有望恢复,储能、氢能、数据中心等新赛道贡献未来增量。2024年,公司主营产品换热系统营业收入为1.09亿元,板翅式换热器营业收入为2.24亿元。2019-2024年板翅式换热器营业收入占比由82.33%降至64.66%,换热系统营业收入占比由15.96%升至31.26%。在市场应用层面,风电、氢能、储能等或将成为公司核心增长领域。风电领域:风电领域市场2025年预计有望呈现增长,订单需求预计会增加,主要系: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提出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等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2020年风电装机高峰以后,风电冷却系统设备质保年限是5年左右,因此2025年有望带来一轮换装的需求;大兆瓦机型的引入、新能源电力系统技术的改进或将促进风电市场改装需求,预计将带动公司相关产品的配套增量。余热回收领域:虽然2024年锂电建设项目有所放缓,但2025年度公司相关客户基于国内市场扩建和国外市场拓展需求,余热回收热管理产品的需求有望阶段性的恢复。储能、氢能、数据中心等领域:随着公司前期自身新产品研发、客户布局投入以及整体市场需求的稳步提升,公司2025年相关领域订单存在较好预期。公司在储能、氢能等新能源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前期试样、小批量供货的基础上,2024年度成功与行业内多家知名客户建立业务合作,业务量呈现较大增量,为公司未来增长开辟了新路径。 研发加速锚定多元化领域,多场景“冷却系统”拓宽主营产品版图。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换热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板翅式换热器成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热交换设备之一,在各工业节能减排等生产环节中得到大量应用。就换热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而言,在技术革新层面,换热器行业整体设计方案将进一步优化,可利用AI大模型提升系统设计效率和可靠性,将新型材料投入应用,优化制造工艺,开发新型冷却介质。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达1,526.22万元,较2023年增长9.08%,有力推动了公司技术创新与业务多元化拓展。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获得105项专利证书,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81项,德国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公司研发方向聚焦以下三个方面:坚持产品集成化方向,为头部主机厂为主的客户提供集成度更高的热管理产品配套;坚持领域多元化方向,摆脱铝制板翅式结构的局限,结合下游产业链客户的需求,为客户配套其他结构的换热器产品以及不同集成度的总成或系统产品;坚持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导向,重点推进新能源、新基建领域热管理产品市场的开发。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公司拥有9项研发项目,包括高效海水淡化冷却系统、一种储能锂电池用壳体、数据中心冷却集成系统等,其中6项聚焦于不同场景的冷却系统,公司在原有的传统产品应用领域的基础上不断迭代,致力于拓宽新领域产品市场、丰富公司产品种类2024年轨交、氢能等多领域合作成果丰硕,2025年在募投厂区规划新产线布局。2024年1月,公司与氢能客户联合开发的兆瓦级氢燃料电池固定式发电站冷却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双方合作期间共同开发了多款发电站冷却系统产品,公司拥有上述系统产品自主知识产权。2024年4月,公司与阿尔斯通携手承担了国内轨道交通项目牵引变压器冷却系统的联合设计及验证,目前产品已经开始批量交付并投入运营;公司将继续深耕轨道交通领域,积极拓展国内外轨交冷却系统产品市场。2024年6月,全球首套18兆瓦半直驱大功率海上机组换热系统在东方电气汕头工厂吊装成功,公司承接了该项目风电机组自然风冷系统的设计及制造。2024年,公司募投项目主体厂房建筑工程竣工,募投厂区产线设备陆续进场。截至2024年末,年产20万台(套)节能高效换热系统及换热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入进度为63.70%,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入进度为29.1%。2025年公司在募投厂区规划了新结构的换热器单元和热管理系统的产线布局,包括氢能、数据中心、储能等领域相关产品,并配套了先进实验设备和测试平台。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8/0.61/0.7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5/0.69/0.8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6.5/36.9/30.2倍。我们选取宏盛股份、银轮股份、邦德股份作为可比公司。方盛股份聚焦换热器及系统研发,技术领先且多元化布局新能源赛道。风电换装需求、氢能/储能/数据中心增量订单及余热回收恢复驱动增长,叠加AI设计优化与新型材料应用提升产品竞争力。2025年募投产线投产强化产能,研发持续加码新质生产力领域,政策与市场需求共振下,公司有望凭借技术壁垒与场景拓展实现业绩弹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核心人员流失风险、技术研发及产品开发风险。
武汉蓝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8-04 47.28 -- -- 53.65 13.47%
53.65 13.47% -- 详细
为高校、科研院所、电池生产企业等提供电池测试设备,2024年归母净利润超7000万元。 公司主营电池测试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设备依靠自身的软硬件组合,通过对可充电电池的充放电管理,记录分析电池各种模式下充放电过程中的性能指标,以实现对可充电电池或材料性能测试的功能,产品主要应用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电池或电池材料生产企业的研发和质检。公司核心产品--“蓝和”(LANHE)系列电池测试系统可支持电池测试领域的大部分应用,包括材料研究、电池化成、容量分选、组合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的测试等,在电池检测设备技术上,公司已全面掌握从设备制作、特殊电池夹具加工、控制分析软件设计以及系统集成的全新技术。产品已覆盖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各类二次电池。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专利71项、软件注册权34项;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率9.66%,研发费用同比上升10.01%。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归母净利润7,359.78万元;2025Q1实现营业收入0.27亿元、归母净利润1152.66万元。 消费电子市场稳中有升延续小功率设备长远需求,2024年新能源电池及材料行业新增产能投资放缓影响下微小功率设备收入承压。公司小功率电池测试设备主要应用于3C消费电子类电池电芯的测试以及电池材料的测试,目前常见的消费电子类电池包括笔记本电脑电池、手机电池、无人机电池等消费类电池,主要客户为3C电池厂商、高校、科研院所等。2024年,公司小功率设备营收达到0.70亿元,同比增长4.68%,占营业收入总额的40%,毛利率达60.14%。小功率电池测试设备需求量与消费电子类电池产量具有相关性,随着国民经济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持续增长,消费电子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市场对各类消费电子类电池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消费类电池市场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公司微小功率电池测试设备主要应用于电池材料研究领域,客户主要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电池和电池材料生产企业的研发部门。2024年,公司微小功率电池测试设备营收达到0.62亿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35%,毛利率达77.52%。2024年微小功率设备收入下降较多主要系受下游新能源电池及材料行业新增产能投资放缓影响,电池测试设备市场需求下降,导致订单减少。 2024年大功率设备营收yoy+15.70%,动力电池、储能电池行业发展拓宽需求空间。公司大功率电池测试设备主要用于动力电池用电芯、模组等的测试。2024年营收达到0.31亿元,同比增长15.70%,占营业收入总额的18%,毛利率为34.93%,主要原因系公司主要大功率设备产品设计优化,部分关键零部件实现本土化,产品成本下降所致。大功率设备市场需求与动力电池出货量具有相关性,近年来,在相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规模持续扩大,国内外电池企业积极扩大产能;随着动力电池出货量快速增长,有望带动相关大功率电池测试设备需求的迅速提升。目前公司大功率电池测试设备主要销往企业类客户,虽然公司进入大功率电池测试设备市场较晚,但公司设备具有性能稳定、精度相对较高等优势,在市场中快速占据一席之地。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产业和下游动力电池、储能电池行业不断发展,以及未来更多电池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大功率电池测试设备的市场需求预计将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未来公司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有望提高产品在精度控制、能量回馈效率、快速响应能力等方面的性能指标,并降低设备生产成本。 高精度电池测试设备性能参数赶超外资企业,电池测试设备本土化提升提供发展基础。公司竞争优势体现在:(1)测试精度方面,公司的高精度电池测试设备以M340A、G340A、D340A为代表,对标国外高端电池测试设备,该设备电流、电压测试精度达万分之一,优于或与国内外竞争对手的设备性能参数持平;(2)产品稳定性方面,公司产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3)软件功能方面,公司产品的软件系统具备工步编辑功能、远程监控功能、测试校准功能、数据开放功能,功能完备、操作便捷、灵活高效。从行业宏观层面来看,由于国产设备的性能参数取得长足进步、具备更强的产品适应性和适配性、具备更强的快速反应能力、更具价格优势,电池测试设备本土化正逐步提升,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基础。公司募投生产基地项目预计可投入使用时间为2025-08-04,项目建成后,公司预计新增5,000台微小功率设备、12,000台小功率设备、1,500台大功率设备和50套化成分容生产线的产销能力。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0/0.89/0.9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0/1.11/1.24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8.2/43.3/38.9倍。我们选取杭可科技、星云股份、盛弘股份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5PE均值为48X。公司在立足于微小功率设备、小功率设备等已占据竞争优势地位的基础上,预计将进一步加大在大功率电池测试设备、高精度电池测试设备、电池工况模拟系统、动力电池包检测试及检修维护系统等领域的开发与销售,同时,公司也计划基于电池充放电测试技术,尝试开发串联化成、分容、测试生产线的设备。我们看好公司发展潜力,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的行业波动风险、技术革新风险、毛利率下降风险。
三祥科技 机械行业 2025-08-04 17.59 -- -- 18.22 3.58%
19.66 11.77% -- 详细
车用胶管及其总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025Q1归母净利润yoy+321%。公司是主要从事车用胶管及其总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被评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整车厂商及其零部件配套厂商、售后零部件供应商等供应车用胶管及总成产品,主要产品包括制动系统软管及总成、动力转向系统软管及总成、汽车空调系统软管以及加油口管等。公司生产的液压制动橡胶软管系列产品销量连续多年被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胶管胶带分会评为“国内同行业第一”。在前装市场中,公司与美国通用汽车、上汽通用、吉利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东风日产等优质主机厂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并成为国际新能源整车厂T集团、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的供应商;售后市场主要客户包括BrakeParts、FerdinandBilsteinGmbh以及美国大型汽配零售商AutoZone、AdvanceAutoParts等国际知名企业。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66亿元(yoy+16.59%)、归母净利润6,444.99万元,收入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积极开拓国际业务,开发新的产品线,同时拓展主机项目,加大胶管业务开发,胶管、总成等主要产品收入均同比增加;2025Q1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yoy+22.37%)、归母净利润2367.8万元(yoy+320.92%),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系为应对美国调查发生的律师等中介费同比大幅减少。2024年胶管产品和总成产品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6%、13%,国内外主机市场和售后市场持续发力。汽车胶管是汽车零部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汽车制动系统、燃油系统、冷却系统、排气系统等多个领域,主要用于输送冷却液、燃油、压缩空气等。2024年,公司胶管产品营收1.92亿元,同比增长46.21%,占营业收入总额的20%。主要原因是公司继续加大空调管和加油口管产品的开发力度,特别是开发国际胶管销售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动空调管业务同比大幅增长。2024年,公司总成产品营收达到7.57亿元,同比增长12.65%,占营业收入总额的78%。业务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主机业务积极开拓新客户并维护现有客户关系,抓项目管理,保证主机项目的按节点量产;售后业务在稳定美国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欧洲市场和空调管总成业务,拓展产品种类,增加销售。受毛利率较高的售后业务占比增加以及全产业链产品覆盖面增加影响,总成产品毛利率同比增加1.90pcts至34.52%我国汽车前装市场与车后市场势头良好,2024年公司新能源车业务收入占比20%以上且有望不断增长。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汽车零配件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7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4万亿元,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7.8万亿元。根据德勤数据,在汽车后市场中,中国消费者较为偏好到4S店进行维修、保养美容等消费,自主程度较低,预计未来随着汽车保有量以及平均车龄的提升,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或将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我国车后市场规模达到1.74万亿元。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兴起,对高性能、智能化、环保化和轻量化胶管的需求呈现增长趋势,对胶管的耐温性、耐腐蚀性和密封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且新能源汽车的制冷管路系统更加复杂,价值量更高。 公司适时扩大空调管产能,2024年公司新能源车业务收入占比在20%以上且有望不断增长;同时针对新能源轻量化的要求,公司新安置了尼龙管生产线,后续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继续加大新能源车辆的产品开发力度,提升市场份额。 泰国新工厂交付使用、募投项目预计2025年年底投产,全产业链生产模式缔造价格优势。公司近年来坚持全球发展战略布局,主机售后双侧发力,不仅在中国、美国和泰国均设有生产基地,并拥有北美销售公司深耕境外售后市场,在北美市场具备较高占有率。泰国新工厂投产:2024年公司完成了泰国新工厂的建设,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泰国子公司新厂房的投产有望保证公司开发美国、欧洲及东南亚市场,从而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募投项目:截至2024年末,“汽车管路系统制造技术改造项目”累计投入进度达73%,预计2025年年底达到可使用状态,届时预计实现汽车液压制动软管2,500万米、汽车空调软管1,160万米、冷却水管及燃油管等异型管650万支和其他管路650万米的年生产能力。此外,公司还打造了金属连接件、橡胶软管以及总成产品设计、组装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全产业链覆盖能够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增强各环节战略协同效应。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4/0.90/1.1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6/0.92/1.17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3.3/19.2/15.1倍。我们选取中鼎股份、川环科技、凌云股份作为可比公司。公司近年来持续不断地深耕美国售后市场及中美汽车主机配套市场,与主要客户合作年限较长,合作关系稳定。此外,公司不断开发新能源车领域产品,有望在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的趋势下受益。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开拓风险、境外经营风险。
创远信科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8-04 22.30 -- -- 25.77 15.56%
25.77 15.56% -- 详细
射频通信测试仪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025Q1营业收入同比回升27%。创远信科是一家专注研发射频通信测试仪器和提供整体测试解决方案的专业仪器仪表公司,主要发展以5G/6G通信为主的无线通信测试、车联网测试以及以卫星互联网和低空经济为主的通信测试三个业务方向,拥有自主品牌和一系列测试仪器核心专利技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曾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信号分析与频谱分析系列、信号模拟与信号发生系列、无线电监测与北斗导航测试系列、矢量网络分析系列、无线网络测试与信道模拟系列,是我国高端无线通信测试仪器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公司承担上海无线通信测试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持续建设任务,全面开展5G/6G和毫米波通信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参与国家5G/6G毫米波测试规范及标准制定,积极布局6G测试,增强公司长期的核心竞争力。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33亿元、归母净利润1246万元,营利下滑主要系因公司业务方向中无线通信测试,随着5GFR1(Sub6G)阶段建设放缓,相关行业资本支出减少,5GFR2(毫米波)尚未正式商用,公司业务受产业链客观因素影响及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订单下滑。2025Q1实现营收0.61亿元(yoy+27%)、归母净利润566万元(yoy+245%),公司车联网以及卫星互联网业务开始逐步实现销售,或为全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推进、“低空经济”商用步伐加快及商业航天发展带来新的业务机遇。 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10,385.8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4.63%。截至2024年末,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已申请专利512项,其中发明专利352项,拥有软件著作权169项,拥有授权专利共300项,拥有国内外商标69项。2024年,公司承担的两项国家重大研发项目完成验收工作,一方面突破了宽频连续覆盖毫米波多通道集成、高速扫描低噪声合成信号源、时域计算、嵌入/去嵌入等技术,自主开发出性能领先、功能全面、本土化高的矢量网络分析仪;另一方面,突破数百倍频程毫米波前端研制,大规模MIMO22.3940.835.36大带宽下的海量高速数据实时处理,全频段宽带EVM优化,面向毫米波OTA性能测试的多维信道精确建模等系列关键技术,开发出高频大带宽信道仿真器。公司车联网测试及以卫星互联网和低空经济为主的通信测试业务目前尚处于市场开拓阶段,随着国家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推进以及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的系统政策推动,有望给公司带来新的业务机会。 在5G/6G通信领域,三大运营商已启动全国重点城市的5G-A网络部署,预计将带动通信测试设备、解决方案等需求增长。公司“面向6G的大带宽高频信道模拟器研发”项目为我国6G前沿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预计结题时间为2026年11月。 在车联网领域,2024年7月工信部等5部委确定了20个城市(联合体)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随着各地车路云一体化项目的启动,新场景、新技术的不断催生,相关测试仪器的需求有望呈不断增长趋势。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已经参与了《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5G网络性能要求》、《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5G网络规划建设和验收要求》以及《C-V2X路侧直连通信网络覆盖性能测试方法》等标准的制定。公司推出了一系列车联网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整车通信性能测试(4/5G+V2X)、整车OTA测试、以太网测试方案等,目前客户主要为汽车主机厂、TBOX/OBU供应商、汽车测试检测机构等。 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继推出满足空天地复杂环境测量的mmWave5G空地一体化测试系统(已收到通号低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低空空域智能通信系统关键设备谈判采购项目的中标通知书,中标金额人民币115万元)之后,又推出Rainbow系列—低空航道信号监测分析系统,助力“低空经济”大规模商用步伐并保障其安全稳定发展。 在卫星互联网测试领域,公司推出了EagleSat基于卫星终端的卫星网络拨测等测试解决方案,积极拓展新兴市场领域,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政策支持下,5G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发展催生高性能、高精度电子测量仪器需求增量。全球视角:受益于全球经济的增长、工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全球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保持持续上升的增长势态。自动化制造、智能实验室、新能源汽车、消费类电子等终端垂直行业的快速增长,有效地推动了电子测量仪器的快速发展。随着航空航天、5G-A、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占有率上升、信息通信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结合Frost&Sullivan数据,预测2028年全球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00亿美元。国内视角: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鼓励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将推动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政策支持、5G商业化应用的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渗透以及信息通信技术和工业生产力的同步提升,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信息,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30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78亿元,整体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智研瞻预测,2024至2030年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率在5%至7%,到2030年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市场规模或将达548亿元。 G60科创走廊创远集团总部基地落成竣工,2024年携产品参展国内外22场展会加码市场拓展。2024年,G60科创走廊创远集团总部基地一期主体落成,进入配套设施安装完善阶段。公司把握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发展机遇,推进项目落地,欲将基地打造成有全球影响力的未来产业科创高地。该项目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专注无线通信高端测试仪器,落成后或将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总部经济综合体。国内外市场拓展方面,2024年公司携产品参展22场展会,如中国南京科教技术及装备博览会、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等,分析行业现状与市场需求。还利用网络资源助力品牌建设和业务需求的拓展,在“618”、“双十一”期间开展线上推广活动。2024年MWC在西班牙开幕,以“未来先行”为主题,吸引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科技企业以及超过10万名参会者,公司带多种产品方案参展,助客户应对测试挑战。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9/0.34/0.4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4/0.23/0.34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65.7/95.3/65.3倍。我们选取鼎阳科技、普源精电、优利德作为可比公司。未来,公司通过在5G/6G、车联网通信测试以及低轨、低空等核心市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有望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同时,通过不断细化市场领域,抓住低轨、低空领域发展新机遇,持续挖掘多层级市场需求,有望实现市场增长、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核心人员流失风险、技术研发及产品开发风险。
同力股份 机械行业 2025-08-04 22.52 -- -- 22.60 0.36%
27.31 21.27% -- 详细
2024年全球自动驾驶矿卡的总出货量约为2,100辆,中东、澳大利亚等地有望贡献海外需求增量。参考希迪智驾招股书及灼识咨询信息,矿山是自动驾驶商用车重点应用场景之一。(1)国内视角:中国的自动驾驶矿卡解决方案行业正迅速扩大,2024年市场规模达19亿元,占封闭场景内自动驾驶市场的约75.6%,其中产品销售约占中国自动驾驶矿卡解决方案市场的34%。2024年中国自动驾驶矿卡的总出货量约为1,400辆,2026年预计将增加至约5,500辆。价格来看,2024年中国普通矿卡的平均价格约1.5百万元/台,自动驾驶矿卡的平均价格约2.5百万元/台。(2)全球视角:2024年全球自动驾驶矿卡的总出货量约为2,100辆,2026年预计将增加至约8,700辆。价格来看,2024年国际市场普通矿卡的平均价格超过4.5百万元/台,自动驾驶矿卡的平均价格超过5.0百万元/台。得益于相对领先的价格优势,2024年我国自动驾驶矿卡出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5%。 纵观全球市场需求,中东、澳大利亚及南美洲亦属全球主要的煤炭、铜及锂等重要资源供应地,为自动驾驶矿卡解决方案的部署提供了重大机会,有望于未来几年内在推动全球市场扩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与易控智驾、伯镭科技深度合作,截至2024年同力股份无人驾驶车型交付约700多台、线控底盘预估占国内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同力股份已完全实现无人驾驶车型规模化生产,作为深度参与方,公司专注于线控底盘等技术的研发、生产,致力于保证线控底盘的稳定性,提高与无人驾驶系统的匹配性、协调性和兼容性。子公司西安主函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车辆无人驾驶、混合驱动控制技术的研发、技术服务、车联网、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及技术服务和公司业务有一定联系,符合公司“大型化、智能化、新能源化”方向定位,为未来提高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做好技术储备。 2024年,公司与易控智驾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伯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ET70M/80M/90M系列线控增程式新能源无人驾驶非公路自卸车、DTH145新能源无人驾驶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该产品批量应用于西藏玉龙矿,成为国内无人驾驶非公路自卸车最高海拔运行示范项目)均已交付,同时ET100无人驾驶非公路自卸车技术水平达到22.6260.287.06国际领先水平。截至2024年,同力股份无人驾驶车型交付约700多台,运营反馈的数据良好,此外,据公司公告信息,据公司不完全统计,公司的线控底盘预估占国内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 政策方面,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有望于2025年7月起正式施行,新矿产资源法在总则中明确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应当贯彻总体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遵循保障安全、节约集约、科技支撑、绿色发展的原则,公司目前做的产品方案正是适应了新矿产资源法的政策导向。2024年公司“非公路矿用车智能线控系统”项目打造了集“线控动力、线控转向、线控举升、线控制动和线控附件”于一体的矿卡无人驾驶控制平台,该项目荣获2025工程机械年度TOP50唯一“年度推荐智能解决方案”,在新能源、无人驾驶领域持续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随着电池等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的下降、诸多矿区逐步落地充电、换电设施,无人驾驶产品的性价比或将会越来越高,公司通过加强与各智驾公司的深度合作与技术交流,有望共同推进无人驾驶宽体车的发展。 2024年5.49%股息率积极回报投资者,是截至目前唯一入选中证红利指数的北交所上市企业。近年来,公司在兼顾生产与投资的前提下提供了可观的现金分红,积极回报全体投资者。2021年至2024年公司分红金额分别为1.79亿元、2.26亿元、2.26亿元、3.17亿元,股息率分别为4.07%、7.06%、4.73%、5.49%。 2025-08-04,公司被纳入中证红利指数(000922.CSI),是截至目前唯一入选该指数的北交所上市企业,当前以0.8070%权重位列中证红利指数第79位。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7/9.94/11.1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94/2.17/2.43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1.7/10.4/9.3倍。2024年公司加速产品创新,继续引领非公路宽体车在无人驾驶、新能源等细分领域研究方向,并通过快速拓展海外销售渠道和服务能力建设,全面实施海外市场扩张的战略目标,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工程机械行业波动风险、技术更新和产品开发风险、公司无实际控制人风险。
并行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5-08-04 162.00 -- -- 172.98 6.78%
172.98 6.78% -- 详细
超算云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5%。并行科技是国内领先的算力服务和运营提供商,致力于为科研和企业用户提供安全、易用、高性价比的超算和智算算力服务。公司主营业务为超算云服务、超算云系统集成、超算软件及技术服务、超算会议及其他服务等,主要通过共建模式和外购模式获取基于CPU服务器的超算算力资源和基于GPU服务器的AI云算力资源,业务服务群体主要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用户等。公司以算力服务为核心业务,2024年该业务营收达6.14亿元(yoy+48.27%),营收占比93.80%,其中通用云、行业云、智算云营收分别为1.85亿元、1.59亿元、2.70亿元。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5亿元(yoy+32.07%)、归母净利润1,205.67万元(yoy+114.98%);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yoy+51.68%)、归母净利润359万元(yoy+43.77%)。 政府重点关注算力资源建设及算力网络布局,预计2025年中国超算云服务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12亿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科技进步,2024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超过3.6万亿元,同比增长8.3%,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8%,同比提高0.10个百分点。作为科研三种研究手段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计算研究中发展最迅速的计算研究基础设施,超算中心和智算中心的投入一直是国家和各地政府及单位的重点投入方向,科研经费的持续投入为超算、智算等前沿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驱动力。算力资源建设及算力网络布局连续两年受到政府工作报告的关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构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中国超算云服务市场规模为20.7亿元,预计2025年或将达到111.9亿元,2021年-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2.4%,为中国整体超算服务的商业化和市场拓展提供强大动能。根据《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信息,2023—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和通用算力规模的五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分别达46.2%和18.8%;2024年中国智算服务市场整体规模达到50亿美元,预计2025年或将增至79.5亿美元。 智算云:面向高校、科研院所等,应用于人工智能及高性能计算等场景,2024年成功入选成为"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算力伙伴成员单位。并行AI云面向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用户等在AI深度学习和科学计算等方向的GPU算力资源需求,提供高性能GPU算力资源及相关PaaS服务。并行AI云通过云主机和并行AI超算云裸金属集群两大形态供给资源,可应用到人工智能及高性能计算等场景。针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并行AI云适用于各种基于深度学习训练和推理应用场景;针对高性能计算的应用场景,并行AI云具有优秀浮点计算能力及独占显卡的GPU云服务,大幅提升应用运行效率,广泛应用于分子动力学、基因测序以及化学、物理等众多高性能计算领域服务。2024年7月并行科技成功入选成为"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算力伙伴成员单位。 行业云:面向企业用户解决行业痛点问题,新能源车领域和智能驾驶领域业务前景广阔。并行行业云服务主要面向企业用户和院校科研机构,可根据业务系统需求,提供专线链路、安全的专有超算云基础设施,提供高性价比资源;提供多模式API、异步消息队列、智能区域调度等PaaS平台级开发接口,快速满足文件管理、数据传输、作业调度和作业监控等业务需求,确保业务高效开发移植上超算云,并可在业务开发、移植上超算云的过程中,为客户提供研发级支持;公司专有的研发资源亦为客户提供业务组件开发技术服务,满足业务系统上超算云的定制需求。并行行业云可针对不同行业客户痛点定制专门解决方案,如气象海洋超算云解决方案、生命科学行业云解决方案、高端制造行业云解决方案、企业级HPC超算云解决方案、院校级HPC超算云解决方案等。根据公告,公司与汽车厂商的合作主要围绕工程仿真,包括车身研发、空气动力学仿真、结构和碰撞测试等方面,2024年公司在新能源车领域和智能驾驶领域的科研类用户业务增长较为显著。 算力集群:号召“算海计划”共建超大单体智算集群,为海兰云海底智算中心提供全方位运营支撑。对于超大规模训练需求的用户,目前市场上单一大规模集群仍然较为稀缺,算力供需关系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根据公司年报,为跟随国家层面“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战略”, (1)2024年2月,并行科技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正式达成框架合作协议,各方将在智算算力、AI大模型及通用HPC算力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2)2024年5月,并行科技内蒙古合作算力基地上线运营,“算海计划”一期建设项目于2024年5月上线运营,项目规划4000个20kW高功率智算机柜,最大可支持建设6万卡规模的单体智算集群,2024年9月,一项旨在筹建面向模型训练的十万卡超大规模单体算力集群建设计划--“算海计划”二期宣布落地启动; (3)2024年6月,并行科技与海兰云(海南)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为海兰云海底智算中心提供全方位运营支撑,海兰云依托全国首个“海底-陆地”协同算力网络,进一步增强并行科技算力网络的算力资源供给能力,持续优化并行科技算力资源布局。海兰云海底智算中心于2025年2月交付并行科技并正式启用。 2024年研发支出达3939万元,顺应算力行业发展趋势、拓宽各类应用场景落地。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达3939万元,占营业收入6%;截至2024年末,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拥有30项专利及166项已登记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公司核心技术包括大规模分布式超算集群运行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应用全生命周期监控与分析技术、多地域跨网络跨集群的算力资源智能调度技术、集群内算力资源智能调度技术、超算业务化计算支撑平台及其相关技术、应用软件SaaS化平台技术、应用优化技术等,其中部分技术为公司特有技术,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及较为显著的技术突破。公司加强在算力资源接入与池化、资源调度、数据安全管理方面的布局,顺应算力行业发展趋势,致力于全方位服务客户,大力拓宽各类应用场景落地。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4/0.36/0.4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1/0.62/0.82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S分别为10.8/8.3/6.8倍。我们选取奥飞数据、恒为科技、云赛智联为可比公司。我们看好公司通过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在未来有望为新兴科技企业、转型传统企业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提供更加灵活、定制化的云计算服务,为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赋能。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替代风险、人才引进和流失风险、数据泄露的潜在风险。 盈利预测与估值(人民币)
林泰新材 机械行业 2025-08-04 88.50 -- -- 117.40 32.66%
117.40 32.66% -- 详细
自动变速器摩擦片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空间怎么看? 自动变速器摩擦片包括湿式纸基摩擦片和对偶片, 属于汽车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 目前仅美国、 日本等少数国家具备独立生产乘用车自动变速器湿式纸基摩擦片的能力, 且在技术上对外封锁。《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 2023) 》 中提到: “至 2025年,汽车离合器总成打破国外垄断, 实现部分部件国产化; 至 2030年, 实现离合器摩擦材料国产化, 总成 80%实现国产” 。 为国内乘用车批量配套自动变速器摩擦片的国外企业为美国博格华纳、 日本达耐时、 日本恩斯克华纳、 日本富士离合器、 日本爱信和德国舍弗勒。 林泰新材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能够在该领域与国外大型企业相抗衡的国产品牌企业, 2022年国内市场份额达 4%, 是国内第三大自动变速器摩擦片供应商。 自动变速器湿式纸基摩擦片和对偶片的下游主要包括乘用车、 工程机械、农机和商用车领域, 目前应用较广的是乘用车自动变速器, 是自动变速器的核心零部件之一。 在我国乘用车、 商用车、 工程机械和农机领域, 自动变速器摩擦片 2023年度的市场需求金额约为 74.69亿元, 预计至 2030年将提升至 107.43亿元, 预计至 2035年将达到 134.65亿元, 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公司主营业务如何划分? 近年来财务情况如何? 林泰新材成立于 2015年, 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自动变速器摩擦片研发、 生产和销售的专精特新企业, 主要产品为自动变速器摩擦片, 产品可具体细分为自动变速器湿式纸基摩擦片和对偶片。 2024年湿式纸基摩擦片、 对偶片收入占比分别达 47%、 33%。 公司主营业务产品的下游直接应用为各主流类型的自动变速器, 如 AT、 CVT、 DCT、 DHT、 DET 和 HMT, 终端应用领域( 车辆类型) 为乘用车、 商用车、 工程机械和农机、 军工( 特种车辆) 。 AT、 CVT、 DCT 主要用于传统能源汽车领域, DHT 和 DET 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销售金额与销售占比逐年快速提升, 与当前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保持一致。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 3.13亿元( yoy+51.33%) 、 归母净利润0.81亿元( yoy+64.78%) , 毛利率、 净利率分别为 43.70%、 25.93%。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 1.01亿元( yoy+107.43%) 、 归母净利润 0.38亿元( yoy+287.62%) 。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是什么? ( 1) 技术: 林泰新材高度重视产品的设计和研发, 在自动变速器摩擦片配方及可靠性设计、 摩擦片表面油槽设计及测试,摩擦片和对偶片的工艺设计等方面积累了核心技术, 成功开发了适用于高耐热、 高转速、 连续滑摩、 高面压等各种工况的摩擦材料。 林泰新材产品打破了国外公司在乘用车自动变速器摩擦片领域内的垄断, 在国内整车厂和变速器厂商中实现了对外资品牌部件的替代和国内原创技术的产业化, 促进了我国自动变速器摩擦片产业的自主可控。 截至 2024年年末, 公司拥有 65项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数量达 6项。( 2)客户: 公司已与多家国内主要的自动变速器厂商建立了稳固的供货关系, 包括上汽变速器、 万里扬、 东安汽发、 吉利变速器、 南京邦奇、 盛瑞传动、 蓝黛变速器等,前述客户应用的下游整车厂主要为上汽集团、 奇瑞汽车、 长安汽车、 吉利汽车、 潍柴动力等, 2024年公司也开始向全球知名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厂比亚迪提供自动变速器摩擦片产品。 此外, 根据 2024年年报信息, 公司也已进入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的供应链体系并获得了自动变速器摩擦片的量产批准, 海外布局进程有望顺利推进。 在乘用车领域, 公司在比亚迪 DMi、 吉利汽车“雷神智擎 Hi· X DHTPro” 、 上汽集团“HT11” 的混合动力变速器上批量实现了应用, 在其他客户的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 DHT) 项目也进展顺利, 包括奇瑞汽车 DHT 项目、 东安动力DHT 项目、 坤泰 DHT、 广汽 DHT 项目等。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备较好发展空间, 有望成为公司经营业绩新的增长点。 在商用车和工程机械领域, 公司已实现三一重工 AT 项目的小批量供货, 正在开发中的项目还涉及西安双特、 徐工机械等主流厂商。 ( 3) 募投: 公司上市募集资金净额为 11248.5万元。 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实现年产 3,000万片汽车(新能源汽车)、 工程机械、 高端农机及其他传动系统用纸基摩擦片及对偶片的能力, 有望巩固公司国内自动变速器摩擦片领域的领先地位, 并进一步缩小公司与国际巨头的差距。 盈利预测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 1.40、 2.03和 2.96亿元, 对应 PE 为 36.0、 24.8、 17.1倍。 我们选取北摩高科、 旺成科技、 福达股份作为可比公司, 可比公司 2025PE 均值为 43X。 作为国内唯一实现乘用车自动变速器湿式纸基摩擦片全流程自主生产的本土企业, 林泰新材凭借其突破性的工艺技术,已成为该领域进口替代的核心力量。 公司深度绑定比亚迪、 上汽集团、 吉利汽车等头部自主品牌产业链, 并通过募投项目持续提升核心业务产能。 基于其技术稀缺性、国产化先发优势及产能升级带来的业绩弹性,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波动风险、 客户新项目开发失败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骏创科技 交运设备行业 2025-08-04 37.90 -- -- 41.00 8.18%
41.00 8.18% -- 详细
汽车塑料零部件供应商服务于T公司、斯凯孚等,2024年实现营收7.55亿元。公司主要产品涵盖汽车塑料零部件、模具、贸易件等,服务客户包括全球轴承巨头斯凯孚、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安通林及安波福、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T公司、世界五百强企业广达集团及和硕联合,主要客户均为跨国经营的国际化公司,直接或间接服务的汽车制造商涵盖T公司、福特、捷豹路虎、通用、大众等欧美品牌,日产、丰田等日系品牌,以及吉利、比亚迪等国产自主品牌。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拥有专利77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公司技术能力包括双色成型技术、高光免喷漆成型技术、金属嵌件埋入成型技术,可以将不同物性的材料同时成型,实现一次成型塑料零件中多达35个用于电连接和固定作用金属件的精确埋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55亿元(yoy+8.08%)、归母净利润5,115.61万元,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2.7%、6.2%;2025Q1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归母净利润975.78万元。 2024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系列收入同比增加,“以塑代钢”趋势拉动行业市场需求上升。公司汽车塑料零部件产品在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中均有应用,根据在汽车中的应用可分为汽车悬架轴承系列、汽车天窗控制面板系列、其他汽车塑料零部件系列等;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公司产品逐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广应用,并形成独立的新能源汽车功能部件系列。2024年,汽车塑料零部件产品营收达到7.08亿元,同比增长8.11%,占营业收入总额的94%,主要系公司与客户合作关系不断加深,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系列收入同比增加所致。随着环保问题和能源问题日益凸显,汽车行业呈现轻量化发展趋势。以塑料零部件为代表的轻量化零部件以其较低的密度和优质的性能特征,逐渐替代传统的金属零部件,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比例不断上升。目前,发达国家汽车平均塑料用量达到300kg/辆以上,而国产汽车的平均单车塑料用量约为100kg,随着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我国汽车塑料用量和汽车塑料零部件在未来有望释放更大空间。 顺应新能源车发展趋势推进功能件业务,积极开拓储能/动力电池领域业务。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呈现上涨态势,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800万辆(yoy+24.4%),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1%;根据麦肯锡预测,2030年全球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将达50%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市场占有率有望持续扩大。公司“以塑代钢”零部件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电机、电池、电控),为其实现定位、支撑、密封、防尘、防震以及为其他功能部件提供安装接口条件等功能的精密塑料结构部件,包括各类PCBA保护罩、支架及带金属嵌件的塑料零部件等。公司加快融入行业新发展格局,有望为其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此外,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继续高速发展,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同比增长62.5%。 储能/动力电池领域如电池组的外壳、支架、连接件以及储能电站的控制系统、冷却系统等部件,对精密塑料零件的需求逐渐增加。公司凭借多年技术积累,能够满足并快速响应储能/动力电池行业对精密塑料零部件的需求,公司正在积极开拓储能/动力电池领域业务。 设立新加坡子公司优化与海外子公司之间的持股架构,骏创北美有望于2025Q4扭亏。公司主要客户均为跨国经营的国际化公司,2024年公司外销收入占总营收67.07%,同比上升8.7pcts。为优化公司与海外子公司之间的持股架构、更好的服务境外下属公司跨境物资采购的需求,公司2024年初设立新加坡子公司。此外,2023年9月,子公司骏创北美开始量产,2024-2025年属于产能设计爬坡阶段;经过2024年度努力,北美子公司量产交付能力持续提升,经营情况持续改善,根据公司公告信息,北美子公司今年第四季度有望实现扭亏。骏创北美的设立意义重大,一方面直接服务于客户全球化布局战略,完善海外产能布局、增强本土交付能力,客观上显著增强了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作深度和粘性;另一方面公司以骏创北美为锚点,进一步开发美国其他汽车厂客户及其他领域客户,并增强公司应对贸易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8/0.90/1.1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2/0.69/0.9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73.5/54.9/42.1倍。我们选取新泉股份、肇民科技、唯科科技为可比公司。公司加速全球化产能布局,重点拓展美国市场以强化客户服务、提升交付效率,同时优化国际业务结构,降低地缘风险,推动可持续发展。 2024年,公司二期厂房顺利封顶,预示着公司发展进程迎来新的节点,我们看好公司在乘用车领域、储能/动力电池领域“以塑代钢”趋势下的发展潜力。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变动风险、主要客户集中风险、境外子公司经营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

为什么做梦 哭得什么 硝石是什么 hpv是指什么 蛟龙是什么
为什么会反复发烧 中国的国球是什么 c1是什么意思 什么风什么面 心肌缺血有什么症状和表现
正师级相当于地方什么级别 胃黏膜受损吃什么药 挂是什么意思 小孩便秘吃什么药 下面长痘痘是什么原因
鹌鹑蛋是什么动物的蛋 什么人不能吃洋葱 薄荷叶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男性查hpv挂什么科 多西环素片主治什么
八月十八号是什么星座hcv8jop4ns7r.cn 手掌发黄是什么原因hcv9jop1ns7r.cn 擅长是什么意思hcv9jop1ns7r.cn 中药什么时间喝效果最好hcv7jop6ns6r.cn 拍身份证穿什么颜色衣服hcv8jop5ns2r.cn
什么的浪花hcv9jop5ns4r.cn 纺织娘是什么hcv9jop0ns1r.cn 来姨妈头疼是什么原因helloaicloud.com 拍大腿内侧有什么好处hcv9jop6ns2r.cn 解尿支原体是什么hcv9jop4ns5r.cn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脑梗hcv9jop1ns6r.cn 一个目一个敢念什么hcv8jop9ns3r.cn 1988年属什么今年多大hcv9jop3ns7r.cn 藏在我回忆里的那个人什么歌hcv9jop5ns3r.cn 308什么意思hcv8jop8ns7r.cn
血糖什么时候最高zsyouku.com 富硒对人体有什么好处wzqsfys.com 什么地方hcv9jop0ns5r.cn 金砖国家是什么意思hcv8jop0ns3r.cn 地奥司明片治疗什么病hcv7jop6ns8r.cn
百度